中信证券-菱电电控-688667-2021年年报&2022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成长有望加速-220505

《中信证券-菱电电控-688667-2021年年报&2022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成长有望加速-22050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菱电电控-688667-2021年年报&2022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成长有望加速-220505(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2.36亿元,同比-5.3%;实现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69.1%,在此前业绩预告范围内,符合预期。 2022Q1实现营收1.71亿元,同比-14.5%;实现归母净利润3,968万元,同比+12.3%,符合市场预期。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汽车EMS(发动机管理系统)供应商,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开始打破博世、德尔福等外资供应商的垄断地位,进入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考虑公司股权激励费用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022/23年EPS预测至4.57/7.11元(原预测为5.83/8.15元),新增2024年EPS预测10.74元,考虑到公司2022~2024年CAGR为53.2%,给予公司2022年30xPE的估值,对应目标价144元,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4Q21&1Q22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以及2022年一季报,2021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2.36亿元,同比-5.3%;实现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69.1%,在此前业绩预告范围内,符合预期。 2022Q1实现营收1.71亿元,同比-14.5%;实现归母净利润3,968万元,同比+12.3%,符合市场预期。 4Q21业绩同比有所下滑,主要系因商用车需求降低、行业芯片供应紧张等因素导致公司成本上升,以及公司研发投入上升和股权激励费用影响。 1Q22收入同比略有下滑,主要系因非道路EMS和软件退税确认延迟所致,我们预计二季度将保持3月份较高的出货水平,随着下半年公司配套的新项目放量,盈利水平料将有所回升。 ▍加大研发投入,费用率显著提升。 1Q22公司毛利率为38.5%,同比+7.5pcts,环比+5.3pcts,2022年一季度毛利率改善显著,主要系公司产品竞争力较强,价格向下游传导顺利。 费用率为21.2%,同比+8.8pcts,环比-7.0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为2.9%,同比+0.5pct;管理费用率为3.0%,同比+0.8pct;研发费用率为15.5%,同比+7.8pcts;财务费用率为-0.2%,同比-0.2pct。 4Q21公司毛利率为33.2%,同比-0.8pct,环比+1.4pcts,2021年四季度毛利率同比下滑,主要因商用车需求下滑,导致公司毛利较高的技术开发收入占比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费用率为28.2%,同比+18.6pcts,环比+12.3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为4.6%,同比+2.5pcts,主要因公司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广告宣传费用均有所增长,且公司营收增长导致售后费用增加;管理费用率为3.3%,同比+1.4pcts;研发费用率为20.3%,同比+15.3pcts,主要系公司大量引进研发人员,并于报告期内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后者导致期末计提股权激励相关费用0.19亿元;财务费用率为-0.1%,同比-0.7pct。 ▍汽油EMS积累深厚,有望受益于政策变化。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在汽车EMS领域深耕,重视研发投入,2022Q1、2021年研发费用分别为0.27/1.01亿元,研发费用率为15.5%/20.3%,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公司共有技术研发人员428人,占比达70.2%。 公司参与和承担了多个国家863科研计划项目,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管理系统,实现了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的国产化。 除技术升级外,公司还具备快捷响应与服务优势,面对新冠疫情反复、行业缺芯等供应风险,公司及时与芯片供应商、芯片代理商沟通,锁定订单,积极保供。 在“大吨小标”和“国六升级”政策背景下,汽油N1类EMS市场占比有望提升,公司作为国内仅有的获得汽油车EMS“国六”车型公告的两家自主品牌之一,将显著受益于行业扩容。 ▍积极向电动化、网联化转型,布局新成长曲线。 1)汽车:公司一方面推动产品由燃油EMS向纯电和混动方向拓展。 混动EMS产品多采用GDI方案,相较于传统PFI方案(约1300元)将带来约1200元单车价值量的提升。 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向电动化、网联化转型,2021年销售VCU16,318套,MCU1,541套,汽油车4G版本的T-BOX也已正式量产。 T-BOX与EMS相结合,能够实现汽车定位、程序升级、远程OBD诊断、远程控制、远程排放监控等功能,将成为公司的主推产品之一。 MCU、GCU、VCU和T-BOX等新能源动力控制、网联化新产品将大幅提升公司单车配套能力(单车价值量共计4500元以上)。 2)摩托车:2014年以来,国内250cc以上摩托车销量始终处于快速上升通道,7年CAGR超过49%,2021年实现销量33.3万辆,同比增长66%,上升势头进一步抬升。 公司摩托车EMS产品持续升级,相关配套产品有望深度受益。 ▍风险因素:国内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国内轻卡销量不及预期;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行业复工复产进度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商用车汽车EMS(发动机管理系统)供应商,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开始打破博世、德尔福等外资供应商的垄断地位,进入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公司产品的市场空间也从22亿元(商用车汽油轻卡)拓展至600亿以上(对应乘用车EMS300亿以上+VCU、GCU和MCU等300亿以上)。 考虑公司股权激励费用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022/23年EPS预测至4.57/7.11元(原预测为5.83/8.15元),新增2024年EPS预测10.74元,考虑到公司2022~2024年业绩CAGR预测为53.2%,参考行业PEG=1的平均水平,同时考虑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等负面因素仍在,给予公司一定折价,基于2022年30xPE,给予目标价144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