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中鼎股份-000887-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智能底盘业务进展顺利-220505

《中信证券-中鼎股份-000887-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智能底盘业务进展顺利-22050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中鼎股份-000887-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智能底盘业务进展顺利-220505(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125.77亿元,同比+8.9%;实现归母净利润9.65亿元,同比+96.0%。 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32.37亿元,同比-13.6%;实现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23.0%,在此前业绩预告范围内。 公司2022Q1实现营收33.59亿元,同比+5.1%;实现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5.6%,符合市场预期。 公司持续推进海外工厂的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经营韧性体现;继续围绕智能底盘系统核心战略目标,推动空悬、轻量化和流体管路业务落地成长。 考虑公司转债回购股本增加,调整2022/23年EPS预测至0.84/1.01元(原预测0.89/1.02元),新增2024年EPS预测1.17元。 根据2022-24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约20%(剔除2021年出售GreenMotion0.98亿元非经常性收益),基于PEG=1,给予2022年20倍PE的估值,对应目标价16.8元,维持“买入”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成效显现。 4月29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以及2022年一季报。 2021年实现营收125.77亿元,同比+8.9%;实现归母净利润9.65亿元,同比+96.0%,在此前业绩预告范围内,符合市场预期。 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32.37亿元,同比-13.6%;实现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23.0%。 公司2022Q1实现营收33.59亿元,同比+5.1%;实现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5.6%。 在行业芯片短缺、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下,公司持续加强海外企业整合、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效果显著,经营韧性凸显。 ▍22Q1毛利率环比提升,海外剥离亏损工厂经营改善。 21Q4公司毛利率为17.2%,同比-6.1pcts,环比-6.6pcts,主要系因海外业务受到下游客户主机厂缺芯影响,收入下滑影响固定成本摊销,叠加原材料和运费上涨的因素影响,毛利率承压。 费用率为14.9%,同比-2.6pcts,环比-1.1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为3.3%,同比+1.4pcts;管理费用率为6.3%,同比-2.7pcts;研发费用率为5.0%,同比+2.0pcts;财务费用率为0.2%,同比-3.3pcts。 22Q1公司毛利率为22.1%,同比-3.0pcts,环比+4.9pcts,毛利率环比回升,主要系公司注重成本管控,海外子公司剥离亏损工厂后成本降低,凸显公司经营韧性。 费用率为13.5%,同比-2.2pcts,环比-1.4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为2.6%,同比-0.7pct;管理费用率为5.6%,同比持平;研发费用率为4.6%,同比-0.7pct;财务费用率为0.7%,同比-0.8pct。 ▍公司专注智能底盘业务,空悬和轻量化在手订单充沛。 公司从2008年开始国际化战略以来,不断并购扩展海外零部件龙头。 2016年,公司收购空悬电控领域龙头AMK,建立汽车空气悬挂系统业务,整合持续推进,2021年推进并已经完成AMK工业的出售剥离,进一步聚焦核心主业,提升盈利水平。 公司空悬业务在手订单充沛,截至2021年底,公司空悬业务已取得国内多家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自主品牌龙头企业订单,已获订单总额达24.85亿元。 随着公司产品不断量产化落地,公司在空悬领域特别是空气供给单元有望占据较大份额。 公司大力发展底盘轻量化系统总成产品,锻铝控制臂总成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取得新能源头部企业订单。 轻量化业务在手订单充沛,智能底盘业务有望快速增长。 ▍产品、研发协同显著,顺应电动智能化趋势。 公司作为全球非轮胎橡胶龙头,产品不断升级,加速在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领域的扩展。 公司依托于TFH的技术,流体管理产品的单车价值不断提升,从传统的300元左右提升新能源车的千元级别,有望显著受益于新能源车业务发展。 目前,相关产品已配套宝马、奥迪、大众、吉利、小鹏和理想等新能源汽车平台。 密封系统业务方面,公司已经开发批产新能源电池模组密封系统和电桥总成等产品,为沃尔沃、蔚来、上汽、广汽等新能源汽车平台配套。 公司关注主机厂电动智能化趋势,2021年公司新能源领域业务实现营收20.61亿元,营收占比达17.3%。 ▍风险因素: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新产品和新客户扩展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在Q1原材料和运费持续高位的情况下,注重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经营韧性体现。 公司持续推进海外工厂的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经营韧性体现;继续围绕智能底盘系统核心战略目标,推动空悬、轻量化和流体管路业务落地成长。 公司产品顺应电动智能化趋势,底盘业务进展顺利,空悬和轻量化业务在手订单充沛。 考虑到公司转债回购股本增加,微调2022/23年EPS预测为0.84/1.01元(原预测0.89/1.02元),新增2024年EPS预测1.17元。 根据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约10%(剔除2021年出售GreenMotion的0.98亿元非经),基于PEG=1,给予2022年20倍PE,目标价16.8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