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美团~W-3690.HK-22Q1业绩前瞻:疫情冲击加大,周期底部将至-220505

《浙商证券-美团~W-3690.HK-22Q1业绩前瞻:疫情冲击加大,周期底部将至-22050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美团~W-3690.HK-22Q1业绩前瞻:疫情冲击加大,周期底部将至-220505(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导读我们判断公司Q1收入低于预期,但亏损情况好于预期,主要来自于我们认为公司在社区团购上的业务调整高于市场预期,将导致收入低于预期但亏损好于预期。 具体而言,我们预期Q1公司实现收入405亿,同比增长17.8%,环比下跌11.9%,低于一致预期4.3%。 实现亏损55.3亿,亏损额同比增长14.0%,环比增长3.53%,低于一致预期6.67%。 总体而言,我们测算公司22/23/24年利润为-91.9/137/284亿,当前股价对应23/24年P/E分别为62.2/30.1倍。 在上海6月1日取消静态管理的假设下,我们认为,Q2或成为公司在这一轮经济、疫情冲击中的最底部。 长期来看,公司未来或有三重超预期:1、市场对监管认知的纠偏。 包括佣金率政策和社保政策;2、外卖渗透率、频次的超预期提升,渗透率提升主要在下沉市场,频次提升主要是低频用户向高频用户的转化;3、外卖市占率的提升,主要来自于履约体系的规模效应,以及阿里对饿了么的战略降级。 我们给予外卖业务22年7倍PS估值,给予到店和酒旅业务22年25倍PE估值(考虑本业务22年1季度受疫情影响较大,不能反映正常状况),给予社区团购22年0.5倍GMV估值,得出合理市值≈1160×7+141×25+1369×0.5=12330亿=14550亿港元,对应股价235港元,较现价有43.1%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投资要点判断收入低于预期,但亏损情况好于预期我们预期Q1公司实现收入405亿,同比增长17.8%,环比下跌11.9%,低于一致预期4.3%。 低于一致预期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认为公司社区团购业务收入低于预期,主要来自于拼多多的竞争、公司战略调整。 我们预期Q1公司实现亏损55.3亿,亏损额同比增长14.0%,环比增长3.53%,低于一致预期6.67%。 亏损额低于一致预期的原因主要在于,我们对社区团购业务的减亏前景更为乐观。 外卖业务或受疫情冲击增长放缓,Q2或为底部我们预期外卖业务收入238亿,同比增长15.5%,环比下跌9.08%,低于一致预期0.6%。 我们认为,3月深圳、上海、吉林等地的疫情对外卖业务有较大的冲击,1-2月的外卖同比增长应在20%左右。 我们认为,随着全国层面防疫政策的驱严,外卖业务在Q2受到的挑战会更加严峻。 在上海6月1日取消静态管理的假设下,我们预期Q2外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5%。 在经营利润率方面,由于一线城市受到的管控更多,而一线城市的1P骑手占比较大,故经营利润率的上升会部分延缓利润增速的下滑。 到店酒旅亦可能被疫情大幅冲击,Q2到达底部我们预期到店酒旅业务收入74.7亿,同比增长13.5%,环比下滑14.3%,低于一致预期2.5%。 我们认为,同样是3月的疫情拖累了业务的发展。 1、酒旅业务: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2年春节发送旅客10.5亿人次,同比增长20.6%,但Q1整体营业性客运量达15.4亿,同比下滑22.5%,这大致反映了3月多地疫情对酒旅业务的冲击;2、到店业务:上海、深圳、吉林等地的疫情管控措施下,有暂停堂食的措施,即使不暂停,也有部分用户选择更少的堂食。 我们测算Q2到店酒旅业务将进一步下探,同比下滑15.8%,主要受上海静态管理、各地升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 在上海6月1日取消静态管理的假设下,我们判断Q2到店业务下滑20%左右,酒旅业务下滑10%左右。 社区团购减亏降速,走向健康发展我们预期新业务收入124亿,同比增长25.6%,环比下滑15.6%,低于一致预期13.0%,经营亏损率有显著缩小,经营亏损低于一致预期。 我们认为,这主要来自于社区团购业务的战略转变。 我们认为公司的社区团购业务,已经从“份额、增速优先”切换为“份额、增速均衡发展”,尤其在面临效率更高的强大对手拼多多的情况下,这一战略更加明智。 我们测算公司社区团购业务实现收入37.6亿,同比增长87%,亏损约50-55亿,亏损额低于一致预期。 我们判断社区团购业务将在未来进一步“降速、减亏”。 公司4月份在多地选择关闭社区团购业务,如新疆、陕西、青海等省份的大量地区,以及一线城市中的北京。 这一举措更印证了我们对公司进行了“战略切换”的看法。 经济、疫情冲击至周期底部,长期成长性不改总体而言,我们测算公司22/23/24年Non-GAAP下净利润分别为-91.9/137/284亿,当前股价对应23/24年P/E分别为62.2/30.1倍。 我们认为,在经济、疫情的冲击下,公司Q1增速放缓,Q2进一步下探,到达本轮周期最底部。 在上海6月1日取消静态管理的假设下,我们认为,Q2或成为公司在这一轮经济、疫情冲击中的最底部。 长期来看,公司未来或有三重超预期:1、市场对监管认知的纠偏。 包括佣金率政策和社保政策;2、外卖渗透率、频次的超预期提升,渗透率提升主要在下沉市场,频次提升主要是低频用户向高频用户的转化;3、外卖市占率的提升,主要来自于履约体系的规模效应,以及阿里对饿了么的战略降级。 我们给予外卖业务22年7倍PS估值,给予到店和酒旅业务22年25倍PE估值(考虑本业务22年1季度受疫情影响较大,不能反映正常状况),给予社区团购22年0.5倍GMV估值,得出合理市值≈1160×7+141×25+1369×0.5=12330亿=14550亿港元,对应股价235港元,较现价有43.1%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监管力度高于预期,如监管对佣金率限制的时间、力度高于预期;2)疫情影响高于预期,如疫情持续的时间、采取限制流动政策的城市数量高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