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爱乐达-300696-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22Q1业绩同增41%,产业延展助力长期发展-220505

上传日期:2022-05-05 13:27:18 / 研报作者:付宸硕陈卓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爱乐达-300696-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22Q1业绩同增41%,产业延展助力长期发展-220505.pdf
大小:26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爱乐达-300696-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22Q1业绩同增41%,产业延展助力长期发展-220505

中信证券-爱乐达-300696-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22Q1业绩同增41%,产业延展助力长期发展-220505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爱乐达-300696-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22Q1业绩同增41%,产业延展助力长期发展-22050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爱乐达-300696-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22Q1业绩同增41%,产业延展助力长期发展-220505(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14亿元,同比+102.12%,实现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86.47%。

公司是国内航空航天制造领域龙头厂商,具备航空零部件全流程制造能力,有望充分继续受益于我国航空装备的持续快速放量以及民机配套需求的持续扩张,同时公司持续布局智能制造领域,成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并考虑公司全流程布局下的广阔前景,上调至“买入”评级。

▍2021年营收净利快速增长,盈利水平有所下滑。

受益于下游航空装备需求快速增长以及航空工业集团“小核心、大协作”持续推进,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14亿元,同比+102.12%;实现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86.47%。

或受业务结构调整及原材料涨价影响,公司2021年整体毛利率同比-12.63pcts至56.63%。

研发费用同比+53.99%至1690万元,或表明公司正积极进行新技术研发测试;受运输费用影响,销售费用同比+47.53%;受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影响,财务费用同比-279.72%至-127万元;管理费用同比-4.22%,使得期间费用率同比-4.86pcts至6.16%。

综合上述因素,公司2021年净利率同比-3.49pcts至41.53%,盈利水平有所下滑。

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96.94%;实现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55.76%。

或受产品结构调整影响,21Q4整体毛利率同比-25.62pcts至44.08%。

▍下游需求加速释放,22Q1业绩同增41%。

充分受益下游主机厂需求加速释放,公司22Q1实现营业收入1.77亿元,同比+63.10%;实现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40.9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37.14%。

或由于业务结构调整,公司22Q1毛利率同比-10.37pcts至52.36%。

研发费用同比+56.09%,或表明公司正积极拓展新产品研发;销售费用同比+43.33%;管理费用同比-4.88%,使得期间费用率同比-3.09pcts至3.33%。

综合以上因素,公司22Q1净利率同比-5.87pcts至37.32%,盈利水平小幅下滑。

▍前瞻性指标大幅增长,或预示业务景气度持续向好。

报告期末,公司预付账款规模达1184万元,较期初+393.42%;存货中原材料达1372万元,较期初+20.3%,或表明公司在手订单饱满,正积极备货备产;前瞻性指标的大幅增长,或预示公司业务景气度向好。

2021年末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达2.46亿元,上年同期为-0.24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由负转正,现金流状况明显改善。

2021年末公司应收帐款达4.36亿元,同比+48.82%,经考虑到公司主要客户信用质量良好,回款风险较低,随着后续回款增加,公司现金流有望继续提升。

报告期末,航空零部件智能制造及系统集成中心项目进展顺利,在建工程规模达0.65亿元,较期初+785.50%,截至2021年12月31日该项目累计投入已占总预算的17.25%,待项目落地后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

▍定增布局智能制造提升核心竞争力,全流程能力进一步提升。

公司在2021年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式完成5亿元再融资,顺利完成“航空零部件智能制造中心”新上项目融资。

据公司年报,该项目已按期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并开始采购主要设备,项目达产后有望进一步深化现有业务和能力内延发展,提升航空零部件智能制造水平,提高产品性能、研制质量,缩短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

公司在2017年募投建设热表处理和无损检测产线,计划引进国际先进无损检测、阳极化等特殊工艺处理工序,并于2019年完成投资建设、2020年实现航空零件全工序能力全线贯通。

2021年公司特种工艺产线已建立完善且稳定的管控体系,并完成某型无人机机身段整体交付,实现从零件制造到部件的全流程能力升级。

目前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特种工艺全工序能力的民营企业之一,有望凭借全流程布局实现长期快速发展。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