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饮料乳品行业点评报告:2021&2022Q1乳制品业绩总结,行业高景气,龙头恒强,2022Q1迎开门红-220504

《东吴证券-饮料乳品行业点评报告:2021&2022Q1乳制品业绩总结,行业高景气,龙头恒强,2022Q1迎开门红-220504(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饮料乳品行业点评报告:2021&2022Q1乳制品业绩总结,行业高景气,龙头恒强,2022Q1迎开门红-220504(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后疫情时代,乳品行业高景气。 疫后乳制品需求刚性稳定,2021年我国液态乳品销售额同增4.4%,渗透率为99.6%。 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人均奶类消费量提升至14.4公斤(yoy+10.8%),空间仍大。 2021年常温/低温乳品销售额分别同比+7.7%/-6.1%,常温奶量价齐升,低温奶渗透率下滑明显。 龙头恒强,产品结构升级为主旋律。 2021顺利收官,2022Q1迎开门红。 2021年,伊利/蒙牛/光明/新乳业营收分别增长14.2%/15.9%/15.8%/32.9%。 其中,伊利/光明的收入目标完成率为103.4%/108.2%。 伊利/蒙牛/新乳业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22.98%/42.57%/15.23%,光明在成本上涨压力下归母净利同比下滑2.6%。 2022Q1,伊利归母净利率达11.3%,实现新高;光明积极投入品牌建设,业绩端表现优于收入端;新乳业优化产品结构,归母净利增速达48.7%。 合并看2021Q4+2022Q1,2022年春节备货较早,乳企调整费用节奏。 2021Q4+2022Q1伊利/光明/新乳业归母净利润同比+10.2%/+11.3%/-13.3%。 原奶价格处高位,全国乳企毛利率显著高于区域乳企。 2021全年原奶价格始终高于4.25元/公斤,乳企面临成本压力明显。 2022Q1,原奶价格4.22元/公斤,仍处高位但已环比2021Q4下降1.7%,我们预计2022年全年原奶价格上涨压力将趋于缓和。 还原会计准则调整因素,龙头乳企毛利率显著高于区域乳企。 2021H2,伊利/蒙牛毛利率为35.3%/35.1%;光明/新乳业毛利率为19.3%/23.3%。 龙头乳企品类结构显著优化,龙头战略分化。 2021年伊利正式步入千亿阵营,金典有机稳固有机白奶第一品牌;常温酸奶持续创新,高端新品逐步成为安慕希增长的核心驱动。 金冠领升级配方,同时赋能澳优协同发展。 2021年蒙牛常温业务收入连续5年双位数强劲增长,特仑苏收入增速达32.8%。 每日鲜语收入同增80%。 区域乳企利用低温优势,持续差异化创新。 光明加强鲜奶新品开发,冷饮提出“一城一物”战略。 新乳业在鲜奶领域推动高端化升级,在功能型、控糖等细分赛道取得突破。 提升费用投放效率,2022Q1毛销差环比改善。 伊利四季度销售费用率上升主因冬奥会品宣活动增加。 2022Q1销售费用率18.1%(yoy+1.2pct)。 蒙牛优化费用投放效率,2021H1/H2销售费用率同比-2.56/-0.98pct。 光明2022Q1销售费用率13.3%(yoy+0.77pct),通过冠名纪录片节目加速品牌建设。 新乳业2022Q1销售费用率14.6%(yoy-0.64pct),与春节错期相关。 2022Q1原奶价格趋于平稳,乳企毛销差环比普遍改善。 龙头乳企盈利能力强,2022Q1区域乳企净利率同比提升。 2021H1/H2伊利实现归母净利率9.42%/6.25%,蒙牛实现归母净利率6.42%/4.92%,疫情下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2022Q1光明/新乳业的归母净利率分别同比提升0.86/0.42pct。 投资要点:本轮疫情主要影响物流运输,终端需求逆势坚挺。 相比全国性乳企,华东区域营收占比更大的区域性乳企将受到更大影响。 伊利、蒙牛战略分化,行业竞争格局优化,费用率收缩。 叠加2022年成本压力趋缓,龙头将持续升级产品结构提升盈利水平,推荐伊利股份,建议关注蒙牛乳业。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不及预期、疫情影响反复、物流运输受阻、原奶成本压力、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