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纺织服装与化妆品行业周报:21年及22Q1业绩总结,品牌服饰分化、纺织制造稳健、化妆品亮眼-220504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纺织服装与化妆品行业周报:21年及22Q1业绩总结,品牌服饰分化、纺织制造稳健、化妆品亮眼-220504.pdf
大小:94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纺织服装与化妆品行业周报:21年及22Q1业绩总结,品牌服饰分化、纺织制造稳健、化妆品亮眼-220504

光大证券-纺织服装与化妆品行业周报:21年及22Q1业绩总结,品牌服饰分化、纺织制造稳健、化妆品亮眼-220504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纺织服装与化妆品行业周报:21年及22Q1业绩总结,品牌服饰分化、纺织制造稳健、化妆品亮眼-220504(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纺织服装与化妆品行业周报:21年及22Q1业绩总结,品牌服饰分化、纺织制造稳健、化妆品亮眼-220504(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纺织服装&化妆品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小结:品牌服饰:2021年行业收入、归母净利润较2019年分别+12.24%、+26.79%,子行业中21年运动服饰、高端服饰、家纺、中高端男装、户外收入已超过19年,2022Q1受疫情影响行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3.24%、-37.81%。

纺织制造:2021年行业收入、归母净利润较2019年分别+0.97%、+22.36%,子行业中21年除服装制造、其他制造、毛纺外,其余子行业收入均超过19年水平,2022Q1行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10.78%、+3.03%。

化妆品:2021年行业收入、归母净利润较2019年同期分别+35.11%、-4.30%,子行业中21年除代运营公司外,美妆品牌商、制造商公司、个护公司收入均超过19年水平,2022Q1行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15.03%、-8.97%。

行情回顾:纺织服装板块:上周(2022年04月25日~04月29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涨幅分别为-1.29%、-0.27%、+0.07%,纺织服装板块下跌9.90%,位列31个申万一级行业的第31位;其中纺织制造板块下跌10.60%、服装家纺板块下跌10.43%。

过去一个月(2022年03月30日~2022年04月29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涨幅分别为-4.90%、-7.34%、-2.85%,纺织服装板块下跌9.33%,位列31个申万一级行业的第17位。

化妆品板块:上周化妆品板块上涨8.74%,跑赢沪深300指数8.66PCT。

过去一个月化妆品板块上涨19.75%,跑赢沪深300指数22.60PCT。

与申万一级31个行业对比来看,过去一周化妆品板块涨幅位列第1位、过去一个月涨幅位列第1位。

行业新闻:彪马集团一季度亚太地区销售额同比下滑12.4%;Columbia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2%;联合利华一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12%,其中商品提价8%、销量下滑1%;拜尔斯道夫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0.3%;爱茉莉太平洋一季度销售额同比下滑7%,亚太地区下滑10%;美丽田园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投资建议:1)纺织服装行业:下游品牌服饰方面,短期疫情影响上海、北京等多个一二线城市,终端消费需求恢复的速度仍需关注疫情尤其是上海等地的防控进展,预计二季度服装零售数据承压。

年报一季报落幕,品牌服饰已经在一季报中体现了疫情的负面影响,制造端相对稳健、但也仍需关注后续订单的持续性。

标的选择上,一方面建议关注估值回调到位、同时长期逻辑仍然明确的运动服饰龙头,包括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另一方面也建议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小的高端运动时尚代表比音勒芬、龙头格局长期稳定且自身增长稳健的罗莱生活等。

近期品牌服饰类零售总体面临需求端压力,我们推荐制造类龙头,订单稳定、龙头份额持续提升中的华利集团、申洲国际。

2)化妆品行业:维持前期观点,行业监管趋严、国际品牌加大布局、渠道端受疫情影响销售承压致行业竞争继续加剧,从年报一季报来看品牌商端仍呈现净利率走弱的趋势,品牌端的洗牌趋势延续。

同时,消费者需求细分化和国潮崛起的趋势继续存在,继续关注国内品牌在竞争核心要素产品力上的塑造和持续突破。

短期销售处于相对淡季,预计疫情虽然对线下消费和线上物流发货带来一定干扰,但影响有限,关注二季度重头戏618大促中的表现。

我们维持前期观点,继续推荐积极提升产品力、运营能力强、已形成多个大单品系列、多品类及多品牌战略布局清晰的珀莱雅;业绩高增长、细分龙头地位稳固、积极拓展新品类和功效、并积极加大品牌投入提升影响力的敏感肌护肤龙头贝泰妮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下行,疫情反复或者极端天气致终端消费疲软,影响服装、化妆品等产品的消费需求;行业竞争加剧,国外龙头品牌进行价格战,会对国内对标品牌造成不利影响;电商平台流量增速放缓以及流量成本上升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