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近场电商行业系列之即时零售专题深度:聚焦平台模式、美团业务视角对比探究-220503

《国海证-近场电商行业系列之即时零售专题深度:聚焦平台模式、美团业务视角对比探究-220503(8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近场电商行业系列之即时零售专题深度:聚焦平台模式、美团业务视角对比探究-220503(80页).pdf(8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篇报告作为近场电商系列研究的第二篇,会重点分析即时零售行业,尝试回答三个核心问题:1)即时零售行业当前全面启航的原因?2)即时零售平台方如何胜出?即美团闪购、京东到家、京东小时购为代表的各平台在流量端、供给端、销售端、配送端策略上有何异同?3)即时零售未来发展趋势如何?行业空间、格局、UE以及业务策略趋势如何?一、即时零售当前全面启航原因?——宏观环境催化、上下游发力(1)宏观环境催化——政策经济双利好,人口、家庭结构变化叠加疫情影响推动线上消费:1)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多次发布政策支持零售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激发零售新业态;2)宏观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2021年中国GDP突破110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1.2%,为即时零售行业快速发展提供重要支撑;3)疫情期间,为减少接触、压缩供应及物流成本,多数平台推出预约制到店自提以及无接触配送到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近场电商发展;4)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家庭小型化趋势延续,进一步驱动消费需求升级及供给模式创新。 (2)上下游发力之供给侧——竞争压力促使零售商/品牌商入驻即时零售平台:1)传统零售商成本负担较大,主要体现在“租金+装修+设备+人员+货品高库存”等投入环节较重,以及近年来商铺租金、批发零售业人均工资不断上升,且许多零售企业内部结构不适应数字化时代要求面临淘汰。 因此在经营情况下行、商超百货关店浪潮不断的背景下,传统零售商积极寻求新渠道、新增量;2)随着线上线下各种零售形式发展,商品品类丰富度快速增长,产品趋于同质化,市场进入消费者主权时代,品牌商竞争愈发激烈,即时零售平台助力品牌商实现数字化运营,拓展线上新渠道,精准触达更多潜在消费者。 (3)上下游发力之需求侧——用户对配送时效性及品类丰富度的要求增强:1)消费者对时效及品类丰富度的要求增强,对价格的敏感度降低,消费品类以水果蔬菜和休闲零食为主,鲜花酒类增长显著;2)消费地点更加多元化,便利性需求催生多种消费情景,办公行政订单增长最为迅速,跨城消费向同城消费转移带动即时零售增长,预计将进一步替代部分线下消费以及远场电商消费;3)消费人群以80、90后为主,订单量集中于一二线城市,消费者购买行为趋于理性,减少囤积商品,所购即所需。 (4)上下游发力之履约侧——配送网络覆盖广,配送效率不断提升:智能化配送体系的建立健全是满足“即时性”需求的核心能力,也是即时零售发展的重要支撑,即时物流多元运力,为配送时效提供保障,美团、蜂鸟即配、达达等在内的配送网络已覆盖全国众多县市区,可满足全场景、全品类的配送需求,为商家和个人提供高效配送服务。 二、即时零售平台方如何胜出?——打造核心优势,长期深耕细作(1)美团闪购:1)流量端:通过美团APP、美团外卖APP以及美团外卖小程序首页的一级入口引流,闪购依托于美团体系的海量用户群建立流量优势,美团闪购GTV快速增长,2021年GTV突破800亿元,年度交易用户数达到2.3亿,渗透美团年度交易用户约33%,未来将继续注重高质量外卖用户的转化;闪购用户以年轻女性群体为主,订单集中在晚餐时间段以及住宅区场景,一线城市订单量较高且用户消费能力较强,低线城市及欠发达市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供给端:闪购全渠道拓展合作商家,丰富供给侧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持续扩充商品品类助力“万物到家”,低频率高客单价商品增长趋势显著,长期有望进一步提高闪购整体客单价水平;3)销售端:美团营销流量向闪购倾斜,多样化营销活动助力商家实现业绩突破;闪购平台开放系统对接能力,商家侧可根据个性化业务场景需求自主开发相关功能,降低人工操作成本与出错率;4)配送端:闪购依托美团分钟级配送网络为商家提供高效履约服务,美团超脑即时配送系统实现每小时路径规划29亿次,骑手规划1次路线平均耗时0.55毫秒,平均配送时长缩短至30分钟以内,LBS日调用峰值760亿,配送效率显著提升,用户体验改善明显,同时针对不同行业痛点推出多场景、差异化配送解决方案;5)闪店仓:基于闪购平台的“便利店+纯线上运营”前置仓模式,品类优势显著,平台多方位数字化赋能降低经营门槛,提高经营效率,加速实现“3年内开设一万个闪店仓”目标。 (2)京东到家:1)流量端:用户粘性不断增强,全品类平台建设持续推进,消费群体年轻化,低线市场仍有较大渗透空间,用户消费习惯趋向日常采购,覆盖全时段、全场景仍为未来发展重点;2)供给端:在商超品类建立合作优势,全品类拓展品牌数量,截至2021Q4,京东到家已与超市百强中的85家达成合作,在母婴、美妆、运动服饰、宠物、医药等品类仍有较大渗透空间;3)销售端:平台助力商家实现全渠道经营与全域营销,创造销量新增长点,开放平台面向商家及第三方提供系统对接方案,持续赋能O2O业务,站内外流量叠加多样化营销活动带动品牌销量增长,建立良性循环,达达海博系统赋予零售商线上全渠道管理能力,一套系统对接多个线上渠道(自有APP、小程序、京东到家、美团等第三方平台),实现全渠道运营一体化,增强客户粘性;4)配送端:达达快送为京东到家提供运力保障,达达快送业务范围已经覆盖2700+县区市,日订单峰值超过1000万。 基于集团“即时零售+即时物流”双平台能力,为大型连锁商超提供“仓、拣、配”全链路数字化解决方案,达达优拣提升拣货效率,达达无人配送开放平台打造商超即时配送场景下无人配送生态,“仓拣配”合一的全链路体系在较大程度降低仓配时间,提高平台运营效率;5)小时购业务:与京东主站深入绑定,获得流量加持,一线城市占据消费主力,年轻消费者占比较高,“小时达”、“分钟达”满足用户即时需求,商超销售额增长强劲。 (3)平台模式之跑腿服务场景—美团跑腿vs达达快送:1)美团跑腿:依托主站流量优势,覆盖全场景需求,用户使用频次有所提高,用户群体趋向年轻化,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用户占比较高,实现规模效应打造低价竞争优势,服务质量与送单速度仍有提升空间;2)达达快送:背靠京东生态,业务规模同步京东到家增长,用户留存率相对较低,发力个人配与企业配,根据不同业务场景推出企业客户解决方案,落地配业务直击传统物流痛点,提升“最后三公里”物流效率,智能调控系统与大数据平台提升配送能力,动态定价技术调节运力。 三、平台型即时零售未来发展趋势如何?——行业空间规模广阔,24小时“万物到家”服务或成标配(1)行业空间、竞争格局、UE结构未来几何?1)行业空间测算:①线上零售渗透视角下,我们假设若2021-2025年4年CAGR复合增长率在9.5%~11.5%区间,平台型即时零售行业渗透率在4%~5%区间,则2025年平台型即时零售行业市场规模可达6213~8350亿元,行业整体具有强劲的增长动力和空间;②线下行业渗透视角下,若在中性预测下超市、药店、鲜花店、母婴店以及3C数码电器店行业的即时零售渗透率分别提升至10%、8%、25%、4%和1%,则2025年平台型即时零售行业规模可达7872亿元。 2)行业竞争格局研判:规模优势叠加技术赋能,长期有望形成双寡头格局,即预测2025年美团闪购、京东到家GMV占比平台型即时零售总GMV分别上升至53%、30%。 3)UE结构对比:美团闪购亏损率低于同业,中长期有望实现一天1000万单,2025年UE乐观预期下,若客单价提高至114元,整体货币化率稳定在10%,用户补贴率降至1.8%,骑手配送成本受益于无人技术赋能降至7元/单,则每单OP可实现1元/单的盈利目标。 (2)平台业务策略发展趋势如何?1)发展趋势一:品类持续扩张叠加与品牌合作线上开店,加速实现“万物到家”;2)发展趋势二:仓配系统持续升级,提时效降差错的同时24小时服务或成标配;3)发展趋势三:无人配送技术赋能即时配业务,一定条件下边际改善履约成本;假设无人车+骑手接驳模式单量占比40%、全程无人车10%的场景下,单均配送成本有望降至6.3元/单,且仍有较多下降空间;4)发展趋势四:助力实体零售门店加速线上化转型,激活“小店经济”。 四、风险提示:国内外疫情反复风险、国家政策监管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风险、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用户增长不及预期风险、闪店仓模式经营不及预期风险、文中相关业务策略的准确性问题风险、草根调研相关结论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问题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