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年报和一季报披露完毕,关注低估值板块和个股的修复机会-220501

上传日期:2022-05-02 21:32:31 / 研报作者:沈文文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年报和一季报披露完毕,关注低估值板块和个股的修复机会-220501.pdf
大小:78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年报和一季报披露完毕,关注低估值板块和个股的修复机会-220501

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年报和一季报披露完毕,关注低估值板块和个股的修复机会-220501
文本预览:

《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年报和一季报披露完毕,关注低估值板块和个股的修复机会-220501(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年报和一季报披露完毕,关注低估值板块和个股的修复机会-220501(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本期行情回顾本期(4.23–4.30)上证综指收于3047.06,下跌1.29%;沪深300指数收于4016.24,上涨0.07%;中小100收于7613.63,上涨1.65%;本期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收于8737.96,下跌1.08%,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11位。

7个二级板块中,医疗服务涨幅最高,跑赢上证综指和沪深300。

重要资讯CDE:基于人用经验的中药复方制剂等2个指导原则发布2022年4月29日,国家药监局审评中心发布了《基于人用经验的中药复方制剂新药临床研发指导原则(试行)》《基于“三结合”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下的沟通交流指导原则(试行)》两个指导原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国产1000元,进口1500元!种植牙集采定了4月29日,宁波市医疗保障局发布消息称,全国率先全面推出种植牙医保限价支付政策,并组织百家医疗机构开展集体签约。

在宁波签约医疗机构种植目录范围内的品牌,种植一颗牙全过程国产只需要3000元、进口只需要3500元,可使用医保历年账户进行支付。

目前,宁波全市已经有103家医疗机构参与医保种植牙项目,进口沃兰、DIO和国产创英、ZDI等14个主流品牌进入目录范围。

国家集采胰岛素落地措施公布中选产品平均降幅48%4月29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完善国家组织药品(胰岛素专项)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配套措施的通知》。

《通知》要求胰岛素集采中选产品要按中选价格在各省级医药集中采购平台挂网。

核心观点本期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收于8737.96,下跌1.08%,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11位。

7个二级板块中,医疗服务涨幅最高,跑赢上证综指和沪深300。

疫情方面:本周全球奥密克戎疫情进一步缓解,目前的每日新增病例数量在40万人左右。

我国上海疫情形势虽然得到有效控制,单日新增病例从2.7万的峰值降到7189例,Rt值从2.27下降到0.67,近2/3的感染者已经治愈出院,但是仍旧处于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

各地在探索在防控疫情和保障经济发展的两不误的防疫策略,常态化的核酸检测可能成为未来大中城市在防控疫情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障经济的正常运行的主要策略,带来更加旺盛的常态化核酸检测需求。

疫苗接种方面,疫苗接种稳步推进,截至2022年4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45亿剂次。

消息方面:2022年4月29日,国家药监局审评中心发布了《基于人用经验的中药复方制剂新药临床研发指导原则(试行)》《基于“三结合”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下的沟通交流指导原则(试行)》两个指导原则。

基于人用经验进行中药复方制剂新药临床研发的指导原则针对中药和化学药在研发路径上的本质不同,充分考虑到中药特色,将改变原有政策对中药研发中的过度限制,对中药创新药的发展将带来利好。

4月29日,宁波市医疗保障局发布消息称,全国率先全面推出种植牙医保限价支付政策,并组织百家医疗机构开展集体签约。

在宁波签约医疗机构种植目录范围内的品牌,种植一颗牙全过程国产只需要3000元、进口只需要3500元,可使用医保历年账户进行支付。

目前,受限于可支配收入和种植牙手术价格,国内种植牙渗透率较低。

发达国家种植牙渗透率普遍在100-200颗/万人,而中国2020年对应25颗/万人。

国内种植牙市场空间巨大。

对国产种植体生产企业来说,种植牙大规模集采将为产品快速推向市场提供机会,如企业积极应对中标,有望快速提升市占率。

对民营医疗服务机构来说,有望通过推出低价种植牙项目,扩大消费群体的覆盖范围。

业绩方面:整体来看,行业2021全年和2022Q1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延续了此前一年的增长趋势。

尤其是2022Q1,虽然从增速情况上来看有所放缓,但在前一年的较高增长基数下,行业依然维持了增长走势。

从盈利能力情况来看,近三年来行业盈利水平持续提升,侧面说明我国医疗行业整体产品结构正在持续优化。

随着集采、医保谈判等因素的影响,加之我国政策逐步向创新领域持续倾斜,高附加值的产品的占比在行业中持续提升,驱动了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向上。

我们认为随着我国人均医疗支出水平提升、老龄化进程持续推进,常规医疗需求持续提升,驱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所带来的防护、检测、防治和治疗的需求,行业目前整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资本支出的持续提升也比表明行业正在处于扩张时期。

整体来看,3月底上海疫情再次爆发,市场普遍预计将对我国经济短期造成一定压力,受宏观经济和市场悲观情绪等多项因素共振的影响,行业整体成交额、量均呈现较为明显的萎缩,同时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位置。

从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释放的“经济工作重要信号”来看,要求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5、6月份市场需求旺盛、具备消费属性的医疗板块或将逐渐呈现边际改善的状态。

短期来看,新冠治疗仍然是贯彻全年的确定性机会,建议关注君实生物-U、新华制药等。

长期来看,随着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持续推进,安全边际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和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有望在长周期持续受益,建议继续围绕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消费终端和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医疗消费布局,同时挖掘估值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1)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包括综合类和专科创新药企业、CXO产业,建议关注恒瑞医药、博腾股份、恩华药业、凯莱英、复星医药、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和普洛药业等;2)进口替代能力突出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建议关注迈瑞医疗和乐普医疗等;3)受益市场集中度提升的医疗消费终端,建议关注一心堂、益丰药房和迪安诊断等;4)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生物制品企业,包括智飞生物、长春高新、华兰生物、康希诺和派林生物等。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波动风险、市场调整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