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一季度国际收支分析报告:外资减持不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基本格局-220430

《中银国际-一季度国际收支分析报告:外资减持不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基本格局-220430(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国际-一季度国际收支分析报告:外资减持不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基本格局-220430(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季度,国际收支基本维持经常账户顺差,资本账户逆差的自主平衡格局。 一季度,经常项目顺差895亿美元,占当季名义GDP的比重为2.1%,仍处于国际认可的合理范围以内。 其中,货物贸易顺差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主要由出口价格因素贡献,服务贸易逆差继续收窄,净出口对当季GDP拉动有所回落,显示外需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趋于减弱,下一步稳增长的关键在于稳外贸的同时要扩内需。 一季度,资本项目逆差(含净误差与遗漏)502亿美元。 其中,直接投资顺差明显扩大,外来直接投资规模创下历史新高。 短期资本净流出(含净误差与遗漏)1152亿美元,同比有所扩大。 2、3月份,受到地缘政治风险外溢和美联储紧缩的影响,外资减持人民币资产;贸易顺收顺差负缺口环比减小,故不排除外资流出的同时,内资外流规模减少甚至转为内流。 整体来看,跨境资本双向流动保持活跃,资本净流出影响总体可控。 一季度,我国基础国际收支顺差为1545亿美元,主要贡献项是直接投资顺差。 虽然环比顺差略有下降,但是绝对水平仍位于历史高位,尤其是较2015、2016年明显上了一个台阶。 基础国际收支大顺差是应对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安全垫。 当季,短期资本净流出与基础国际收支之比负值下降,这反映在内外部超预期挑战增加的背景下,我国应对短期资本流动冲击的能力有所增强。 一季度,交易引起的外汇储备资产增加393亿美元,而外汇储备余额减少622亿美元,两者缺口主要反映了汇率和资产价格变化带来的负估值效应。 当季,美元指数上涨,非美元货币普遍下跌,导致非美元储备资产折美元减少。 当季,境内外汇供求盈余远大于外汇占款增幅,意味着外汇盈余主要转变为银行对外资产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