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鲁西化工-000830-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化工产品大涨公司业绩大增,拟吸收合并鲁西集团提升整体管理效率-220430

《光大证券-鲁西化工-000830-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化工产品大涨公司业绩大增,拟吸收合并鲁西集团提升整体管理效率-22043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鲁西化工-000830-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化工产品大涨公司业绩大增,拟吸收合并鲁西集团提升整体管理效率-22043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1:4月29日晚,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收317.94亿元,同比+80.73%;实现归母净利润46.19亿元,同比+459.95%。 其中2021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23亿元,环比-7.53%,同比+50.92%;实现归母净利润10.13亿元,环比+4.03%,同比+185.76%。 事件2:4月29日晚,公司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2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51亿元,同比+23.09%,环比-8.06%;实现归母净利润13.20亿元,同比+32.15%,环比+30.35%。 点评: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公司业绩增长显著。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化工产品市场需求增长明显,产品价格大幅上行助力公司实现营收的较大幅度增长。 2021年公司基础化工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0.93%,增速最快,其中二甲基甲酰胺平均售价同比提高106.45%,营业收入同比提高130.73%,为公司基础化工业绩提供主要增量。 2021年公司化工新材料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6.36%,其中辛醇平均售价上涨85.21%,营业收入同比提高147.51%;尼龙6切片平均售价上涨33.53%,营业收入同比提高51.85%;正丁醇平均售价上涨102.34%,营业收入同比提高97.57%。 同时,公司化肥产品及其他产品营收也实现了较大增长,同比分别上涨24.35%、141.60%。 得益于主营产品价格的提升以及园区一体化的优势,公司2021年毛利率大增,达30.42%,同比提升约14.61pct。 此外,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达到10.4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3.27%,同比增长79.35%,持续加大的研发力度将支撑公司实现提质增效、节能降耗的目标。 地缘政治持续推高化工产品价格的背景下,2022年Q1二甲基甲酰胺平均价格高达16073元/吨,环比上涨1.96%,同比上涨65.69%,公司2022年Q1毛利率为28.64%,环比提升约8.24pct,业绩持续稳步增长。 向原料端布局完善产业链,奠定未来扩张坚实基础。 截至2021年底,公司共有己内酰胺年产能40万吨,尼龙6年产能40万吨,双氧水(折百)年产能40万吨,甲酸年产能40万吨,多元醇年产能75万吨以及甲烷氯化物年产能22吨。 此外,公司60万吨/年己内酰胺·尼龙6一期项目预计于2022年9月建成,投产后将为公司新增30万吨/年己内酰胺和30万吨/年尼龙6产能,同时公司年产120万吨双酚A项目一期工程预计2022年建成投产,届时可新增20万吨双酚A产品满足公司的聚碳酸酯装置生产使用。 公司积极在原料端进行布局,有效为未来扩大化工新材料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拟吸收合并鲁西集团,中国中化将对公司直接控股提升管理效率。 4月15日,公司与鲁西集团和中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化投资(聊城)有限公司、聊城市财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及聊城市聚合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等交易对方签署《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鲁西集团有限公司吸收合并意向协议》,公司将通过向上述交易对方发行股份的方式对鲁西集团实施吸收合并。 本次吸收合并实施完成后,鲁西集团将注销法人资格,鲁西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将被注销,中化投资、中化聊城、聊城财信和聚合投资将直接持有上市公司新发行的股票。 交易完成后,中国中化集团将对上市公司进行直接控股,将有效提升中国中化集团对公司的直接管理效率,从而充分发挥上市公司作为中国中化集团体内化工新材料发展平台的作用。 股权激励获国资委批准,有望提升公司凝聚力助力长期成长。 4月14日,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准。 本次激励计划拟向276名激励对象授予总计不超过1904万股限制性股票,对应的授予价格为9.49元/股。 本次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人员。 本次激励计划以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和公司EVA作为考核标准。 2022-2024年的净利润考核目标分别为21.38/23.62/34.49亿元;净资产收益率考核目标分别为10.63%、11.03%、14.77%。 同时,对应年度公司EVA须达到集团下达的考核要求,并且当年度△EVA>0。 我们认为此次激励计划将有效提升公司整体凝聚力,为公司长期成长提供充足动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受益于化工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公司2021年及2022年Q1业绩取得明显增长,业绩略超预期。 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3年的盈利预测,新增2024年的盈利预测。 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38(上调18.7%)、54.49(上调15.3%)、57.62亿元,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及产品价格波动,产能建设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