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捷佳伟创-300724-2021年报&2022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N型核心设备获量产突破-220429

《中信证券-捷佳伟创-300724-2021年报&2022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N型核心设备获量产突破-22042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捷佳伟创-300724-2021年报&2022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N型核心设备获量产突破-22042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7.17亿元(+37.16%YoY),22Q1归母净利润2.73亿元(+29.3%YoY),业绩整体符合预期。 公司积极推进光伏电池核心设备研发与产业化发展,受益于光伏行业技术变革与需求高增,N型设备获量产订单突破,有望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 由于处在N型电池产业初期,公司新设备量产订单释放有待进一步验证,调整公司2022-24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0.2/13.5/16.8亿元,现价对应PE值20/15/12倍。 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2年28倍PE,目标市值286亿元,对应目标价82元,看好公司技术优势和业绩增长潜力,上调评级至“买入”。 ▍业绩整体符合预期,22Q1毛利率回升明显。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0.47亿元(+24.8%YoY),归母净利润7.17亿元(+37.2%YoY),业绩符合预期。 22Q1实现营业收入13.63亿元(+15.8%YoY,+4.7%QoQ),归母净利润2.73亿元(+29.3%YoY,131.7%QoQ),业绩略超预期。 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13.49亿元(+303.9%YoY),22Q1经营性净现金流3.4亿元(+13.6%YoY),主要系公司订单持续增长货款回收增加所致。 公司2021年毛利率24.6%(-1.8pctsYoY),主要是半导体掺杂沉积光伏设备等毛利率下滑造成;22Q1毛利率环比改善5.71个百分比至27.13%,预计主要是公司高毛利的新技术产品销售占比提升所致。 ▍N型设备获量产订单突破,在手订单充足保障业绩。 公司在N型电池设备领域进行多路线并行研发,并陆续获得量产设备订单突破。 从21年下半年开始,公司陆续获得包括PERC升级改造PE-poly核心设备等近30GW的TOPCon订单,并获得国内外客户GW级的HJT设备订单。 截至2021年底,公司合同负债(预收款)达37.49亿元(+12.8%YoY),存货达到40.33亿元(+15.5%YoY),其中发出商品占存货比例高达81.9%;截至22Q1末,存货和合同负债分别变动至41.55/33.55亿元,较2021年底+3.0%/-10.5%,其中发出商品占存货比重达41.2%。 受益于电池片行业持续扩产,以及N型电池产业化提速,公司整体订单规模延续高增长趋势,为业绩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技术研发实力强化,新设备开发应用取得突破。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增加至2.38亿元(+24.38%YoY),并在N型光伏电池及半导体设备领域持续取得突破。 公司适用于大尺寸硅片的TOPCon电池工艺设备也进入产业化推广应用,PECVD-Poly整线设备能够实现隧穿层、Poly层、原位掺杂层的“三合一”制备,在客户端的验证取得成本、效率及良率优势等积极成果并陆续交付客户量产运行。 同时,公司HJT电池整线设备正进行产业化推广应用,其中HJT电池TCO镀膜环节RPD、PAR设备凭借设备和靶材原理优势,可获得相对于传统TCO薄膜更高的转换效率和更好的电性能,管式PECVD在HJT量产线首片电池片下线的应用突破,推动HJT非晶硅镀膜更加精细化,料将明显降低投资及生产成本。 公司RPD设备取得钙钛矿中试线订单,并积极推动整线设备研发。 半导体设备方面,公司自主开发了湿法刻蚀清洗设备,实现向半导体领域的拓展。 ▍风险因素:下游电池扩产不及预期;市场份额不及预期;新设备研发推广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