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信达证券-政治局会议通稿:一揽子稳增长措施呼之欲出-220429

上传日期:2022-04-29 21:30:11 / 研报作者:解运亮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信达证券-政治局会议通稿:一揽子稳增长措施呼之欲出-220429.pdf
大小:103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信达证券-政治局会议通稿:一揽子稳增长措施呼之欲出-220429

信达证券-政治局会议通稿:一揽子稳增长措施呼之欲出-220429
文本预览:

《信达证券-政治局会议通稿:一揽子稳增长措施呼之欲出-220429(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政治局会议通稿:一揽子稳增长措施呼之欲出-220429(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第一,这是一次市场期盼已久的会议,在社会充满迷茫的时刻及时指引了未来发展方向。

按照惯例,每年4月中下旬,中央政治局都会召开会议,分析研究经济工作,为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思路定调。

3月份以来,新一轮疫情和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而两会召开时这些影响还没有体现,经济形势更趋复杂严峻,社会上对于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充满迷茫,这一次会议及时指引了未来发展方向,可谓市场期盼已久。

以往会议通稿一般都是晚上发布,这次罕见地选择中午发布,也体现出政策层面呵护市场的浓浓暖意。

第二,会议肯定了一季度经济工作,但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次会议没有直接提及“三重压力”,但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压力实际上进一步加大了。

其原因,按中央表述,就是“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

基于此,中央首次提出“三稳新挑战”,即“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稳增长,对应于疫情对经济冲击加大,稳增长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稳就业,对应于新一轮疫情冲击下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就业压力凸显;稳物价,对应于乌克兰危机下,全球粮食价格和能源价格明显上涨,有关部委已专门召开专家座谈会研讨对策。

第三,针对社会关切的“共存”和“清零”之争,会议再次强调“坚持动态清零”,中央已经在防疫方针上做出了清晰的战略抉择。

3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已经提出“坚持动态清零”,这次会议继续强调。

“动态清零”是由中国基本国情所决定,更是由中国始终坚持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疫理念所决定。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7亿,少儿人口超过2.5亿,“一老一小”群体规模很大,这就决定了我国实现“动态清零”十分必要。

会议同时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

这意味着,防疫、经济和发展这三者是统筹兼顾,一个都不能少的关系。

第四,针对社会关切的要不要保5.5%增长目标的问题,会议明确要求“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稳定了市场预期。

在新一轮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影响下,一季度我国GDP增速录得4.8%,明显低于全年增速目标,二季度本来基数就高,受疫情影响时间还比一季度长,二季度经济仍有下行压力,实现全年目标的难度客观上确实在加大。

因此,近期市场上也出现了要不要保5.5%增长目标的争议。

这次会议中央一锤定音,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加大政策力度,努力实现全年目标。

在市场迷茫的时刻,这一表态无疑将对稳定和提振市场预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五,针对社会关切的如何进一步发力稳增长的问题,会议提出了涵盖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政策部署周到细致。

存量政策方面,要求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

增量政策方面,要求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

针对疫情冲击下个别地区出现的交通物流不畅、产业链供应链不稳等问题,4月上旬国务院已印发《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本次会议再次做出细致部署,要求“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

”第六,关于货币政策,会议要求“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

这次会议对货币政策的表述不多,只有“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一句,而且是放在“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的要求下讲的。

因此,货币政策的未来重点,可能是充分发挥好已经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的效力。

近期,监管部门集中出台了降准、降拨备、降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等货币政策措施,用好这些工具,我们预计可引导下个月LPR报价下调,从而切切实实地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第七,关于增量政策,会议要求是“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

1998年两会定的增长目标是8%,但那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远超预期,还发生了大洪水,上半年增速远低于8%。

后来中央及时作出重大决策,调整预算,增发国债,用募集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于是下半年经济强力回升,全年实现7.8%,接近了预定目标。

努力完成今年预定目标,1998年的经验可资借鉴,我们推测增量政策工具属于财政政策领域,财政政策刺激力度可能进一步加大。

第八,关于基建政策,会议要求是“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4月26日中央财经委会议定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次政治局会议再次予以强调。

实际中,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促消费见效相对较慢,促出口难度较大且作用有限,关键还是得靠促投资,基建投资也确实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快速见效的抓手之一。

结合前面提到的“谋划增量政策工具”的提法,我们推测增量工具也将以基建投资为主要抓手,新一轮基建稳增长已经呼之欲出了。

第九,关于房地产政策,会议继续强调“房住不炒”,但提出“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要求。

房地产业事关宏观经济稳定大局,出于稳增长、稳就业和稳信贷等考虑,都需要稳住房地产产业链。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这次会议更进一步,明确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并提出了“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具体措施。

在这一精神指引下,各地进一步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将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第十,总体看这次会议,我们认为对A股构成明确利好。

开年以来,受美联储加息、乌克兰危机、国内新一轮疫情等一系列因素影响,A股经历了一波显著调整。

站在当前时点上,美联储加息预期反映已较为充分、乌克兰危机高峰已过、上海疫情出现明显缓解,利空因素趋于减弱。

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解决了市场的一系列关切,做出了切实有效的政策部署,稳定和提振了市场预期。

伴随后续一揽子政策措施出台落地,企业困境将得到明显缓解,宏观经济有望触底回升,股市也将迎来久违的配置机会。

风险提示:疫情恶化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输入性通胀引发政策调整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