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浙商证券-政治局会议解读:首提全面扩大国内需求-220429.pdf
大小:36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浙商证券-政治局会议解读:首提全面扩大国内需求-220429

浙商证券-政治局会议解读:首提全面扩大国内需求-220429
文本预览:

《浙商证券-政治局会议解读:首提全面扩大国内需求-220429(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政治局会议解读:首提全面扩大国内需求-220429(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导读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我们提示以下会议要点:①坚持动态清零,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影响;②努力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加快政策落地,减退税降费是核心;③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谋划增量工具,预计降息仍有可能,增量工具主要是新型再贷款工具;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消费,以内需为主导;⑤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⑥房地产因城施策支持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优化预售资金监管,本次政治局会议较去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更具体更积极;⑦保障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发展举措。

综上,大类资产配置方面,我们仍然看好稳增长方向,如金融、地产、建筑、建材,未来关注美债收益率见顶后成长股机会。

一、坚持动态清零,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会议强调“坚持动态清零,...,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稳控安全生产形势,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我们认为二十大之前疫情动态清零的方针总体不会发生变化,但会出现边际调整以稳经济,具体为:其一,隔离时间缩短。

4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上海、苏州、广州等8个城市列为试点城市,进行隔离政策部分松绑、为期一个月,包含入境隔离管控措施由14+7调整为10+7。

倘若隔离时间缩短后试点城市疫情可控,预计该政策将会由试点城市向全国推广,将有助于恢复人流。

其二,推行物流核酸互认与全国通行证,优先恢复物流,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

疫情初期,有的地区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货车采取一律劝返“一刀切”管控措施,导致货车通行困难,局部地区物流受阻现象比较突出。

4月18日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足量发放使用全国统一通行证,核酸检测结果48小时内全国互认。

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经济恢复中具有优先级,全力保物流畅通有助于减少经济负面影响。

其三,保障城市核心功能运转,保障安全生产。

疫情下,部分企业出现了疫情压力较大时关停一片的情况,保障安全生产要求提高疫情防控的精准性、有效性,不能出现一个区域、领域停产的“简单化”、“一刀切”的处理,保障安全生产对保障城市核心功能运转至关重要。

二、努力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加快政策落地,减退税降费是核心会议要求“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政策方面要求“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

在百年变局及世纪疫情的叠加冲击下,我们认为,稳经济必要性提升,需要加大宏观政策力度应对新挑战,政治局会议明确年初预期目标并未放弃,还要努力去实现,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的安排上,进一步明确落实已有政策并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有助于进一步对冲负面影响、实现经济目标。

当前来看,疫情扰动下落实2.5万亿减退税降费政策是关键,1.5万亿退税政策的落地对稳定企业现金流、降低经营压力有重要作用,后续减退税降费政策的增量可能在两方面,针对疫情冲击较大区域出台纾困政策,以及对受冲击较大的航空、社服、交运、旅游、酒店、餐饮等领域增加减免。

三、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谋划增量工具会议提出“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

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我们认为后续货币政策仍有较大宽松空间,预计降息仍有可能,增量工具主要是新型再贷款工具。

降息核心目的一是助企纾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降低融资成本也将刺激实体部门贷款需求,央行降低政策利率后,LPR也将随之下降,预计当前至5月16日是央行降息窗口期,考虑到联储加息等因素,降息幅度不宜过大,预计降息10BP左右,我们提示国际收支相比汇率更重要,3月末外储规模3.19万亿美元,距离3万亿美元警戒线仍有安全边际,二季度是国际收支重要观察窗口,但短期或不会扰动降息。

近期国常会及央行重要会议提出多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举措,央行创设科技创新、普惠养老再贷款,提出增加再贷款投放交通物流领域、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储能等,我们认为今年央行将继续采取与2020年初疫情后相似的货币政策操作,通过增加再贷款额度促进信贷投放、缓解疫情冲击、保市场主体,后续增量工具重点关注新增再贷款。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消费,以内需为主导会议要求“全力扩大内需,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和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政治局会议明确要继续力争实现年初预期目标,扩大内需是关键,重点推动有效投资和消费发力,其中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前日中财委会议保持一致,重点加强网络型基建、产业升级基建、城市及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国家安全基础设施,通过各地区各部门协同推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有助于基建发力维稳经济、就业,我们预计全年基建投资(不含电力)有望超过7%,Q3有望维持两位数增长。

消费方面,政治局会议要求重点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4月国常会及国办《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先后做出明确指引,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恢复,并提出促消费政策基础上做好助企纾困、保供稳价的支持。

五、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稳住市场主体,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

3月调查失业率已上行至5.8%,4月疫情形势严峻,就业市场持续承压。

我们认为,未来的工作重心是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积极出台纾困帮扶政策,给予企业工资性补贴,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帮助企业发工资不裁员。

4月27日国常会已将阶段性缓交社保政策扩大到受疫情影响的所有困难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未来将有一系列纾困帮扶政策陆续出台。

六、房地产因城施策支持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优化预售资金监管本次政治局会议仍然强调“房住不炒”,但对地产的表态相较前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具体更积极,明确指出“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相较此前“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的表态进一步强化,符合我们前期观点。

我们预计未来将有更多一二线城市迎来二套住房政策放松,限购限贷条件有望进一步放宽并有效提振地产销售。

房企流动性方面,政治局会议传递信号未来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有望进一步放松,2021年Q4以来,已陆续有广州、成都、烟台、南京等城小幅放松预售资金监管力度,未来有望在合理范围内迎来更大面积的放松并改善房地产企业现金流。

七、保障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发展举措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我们认为,最大的预期差在于政策端将实施规范、透明、可预期的行业监管,对平台经济态度从规范转向支持,当前的平台经济的专项整改已接近尾声阶段,反垄断的产业政策指引也并非全面改造。

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决策层对于平台经济整改的基调不是打压和限制,而是要促进其健康发展。

此外,我们判断,资本市场从发行端和资金端来保障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一是稳步推进股票注册制改革,尽快打通发行环节堵点。

核心在于构建可预期、充分博弈、充分竞争的市场生态,发挥资本形成和资源配置功能。

二是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

预计证监会将抓紧出台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的相关制度规则,鼓励和支持社保、养老金、信托、保险和理财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

同时,也将对外资给予更多便利化措施,防止外资外迁。

八、大类资产仍然看好稳增长方向此次会议定调稳增长,打消顾虑激发信心,我们维持看好大类资产稳增长方向的判断。

货币政策延续“宽货币+宽信用”组合,持续看好稳增长板块,如金融、地产、建筑、建材,未来重点关注美债收益率见顶后成长股机会。

对于固收市场,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2.7%-2.9%区间震荡,二季度高点看到2.9%,国债收益率曲线重回陡峭化。

平台经济在前期反垄断措施下较为低迷,但此次会议对平台经济的态度从规范更多走向支持,看好监管政策边际转向带来的反弹机会。

风险提示:疫情演进再次超预期,冲击经济基本面;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