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电力设备行业:重新定义新能车渗透率,最大市场的爆发尚未到来-220429

《安信证券-电力设备行业:重新定义新能车渗透率,最大市场的爆发尚未到来-220429(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电力设备行业:重新定义新能车渗透率,最大市场的爆发尚未到来-220429(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重新定义新能车渗透率:将传统定义中“15.6%”的渗透率修正为两部分:“11.9%+?”。 市场渗透率=现有销量/潜在需求量。 本研究细致拆解A00及A00以外级别的差异,将二者分开来看:1)A00级别的渗透是以增量市场为主+存量替代为辅,核心是把握分母端(需求的扩容)。 粗算该市场的渗透率仅2021年仅25%-30%。 2)A00级别以外的渗透是以存量替代为主+增量替代为辅,核心是把握分子端(爆款车型的供给带动销量)。 2021年渗透率为11.9%,考虑到分母端仍有增量市场,实际更低。 ■为什么我们将A00市场独立来看?1、A00市场相较整体市场非常独立,2010年来从75万到23万再到去年的98万,销量与增速和整体市场脱离,占比从6%到1%再回到4.6%;2、A00电动化率95%+,而其他级别8%-20%,形成极大反差。 我们认为:A00自身产品定位提升,低价不低端,核心是突破1.4亿“有证无车”群体的蓝海市场,今年依然保持高增速,若5年完成5%的存量替代,2025年A00市场有望达到300万量级。 ■为什么要期待A级BEV的爆款?A级车为国内乘用车最主要细分市场,占比达55%-60%,2021年A级乘用车电动化率仅有8.4%,纯电仅5.7%。 从A00、B级电动化过程具有浓厚的大单品开拓市场的规律。 我们认为需要足够的品牌影响力+产品力+合适的价格去打造真正的A级BEV爆款,去突破目前轩逸等50万辆的销售量级,从而带来A级渗透率的跨越式提升。 爆款大概率将是明年特斯拉推出的2.5万美元版本车型,因此2023-2024年才能迎来乘用车最大市场新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 ■需求有韧性,无需“高渗透率焦虑”。 2022年产业链新一轮产能投放周期,相较去年回归理性竞争,且产业链头部公司大多百亿、数百亿产值,格局相对清晰,无需担忧过度竞争。 核心是我们看到新能车市场进入市场驱动新阶段,需求的韧性避免了产业链在补贴时代季度间的周期波动,供需曲线相对平滑,价格弹性向销量弹性平稳切换。 中性预期今年560万新能车销量下,A00以外级别的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仅18.7%,纯电仅11.6%。 应该看到新能车会将整车市场扩容(增量市场),同时完成高替代(存量市场),实际销量天花板远高于市场认知。 对新能车板块乐观一点,做时间的朋友:产业链从0到1的阶段已经度过,从1到10的过程我们不再担心量,核心是有壁垒的公司兑现利润。 建议关注方向:1、选择对的公司-龙头:宁德时代+恩捷股份,格局+盈利相对确定,强β;2、估值低且格局边际向好的品种:三元一体化成型的华友钴业、动力布局优异的中科电气等,属于强α;3、选择预期盈利修复的电池链条: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4、新技术方向-如4680带动高镍三元链条(容百科技、当升科技、中伟股份、芳源股份等)、CNT天奈科技、结构件科达利等。 ■风险提示:新能车销量不及预期、产业链供给冲击、原材料价格上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