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海通国际-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抬头显示(HUD)技术,赋能智能驾驶,加速放量正当时-220428

上传日期:2022-04-29 11:44:50 / 研报作者:YuntaoJin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海通国际-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抬头显示(HUD)技术,赋能智能驾驶,加速放量正当时-220428.pdf
大小:217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海通国际-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抬头显示(HUD)技术,赋能智能驾驶,加速放量正当时-220428

海通国际-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抬头显示(HUD)技术,赋能智能驾驶,加速放量正当时-220428
文本预览:

《海通国际-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抬头显示(HUD)技术,赋能智能驾驶,加速放量正当时-220428(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通国际-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抬头显示(HUD)技术,赋能智能驾驶,加速放量正当时-220428(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抬头显示(HUD):科技感与安全性并进,赋能智能驾驶。

我们认为,HUD的加速放量将为驾驶智能化助力,通过减少驾驶者低头看仪表频率,极大提升驾驶安全性,同时通过与多信息源的交互,为驾驶者带来全新驾驶体验。

HUD三代技术更迭,W-HUD(WindshieldHUD)为市场主流,ARHUD(AugmentedRealityHUD)初露锋芒。

起源于航空领域,HUD近年来在汽车领域重现生机,从第一代C-HUD(CombinerHUD)到W-HUD,再到与增强现实相融合的AR-HUD,HUD成像质量不断优化,信息量持续增加,科技感大幅增强。

目前市场上W-HUD为主流,AR-HUD加速落地量产。

HUD产业链:国内供应商持续发力。

从2021年国内W/AR-HUD供应商市场份额来看,日本电装、华阳集团和怡利电子排名前三,占比分别为39.37%、16.18%、16.01%,国内供应商冲入前三,打破2020年日本精机、大陆集团和日本电装CR3占比80%的垄断局面。

国内厂商在2020年市场份额仅为15.11%,2021年迅速提升至36%,实力凸显。

HUD渗透率增长,AR-HUD搭载量节点来临。

目前HUD的前装产量以W-HUD为主,W-HUD逐步从选配向标配渗透,AR也开始规模化落地。

2021年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HUD上险量为116.72万辆,同比增长超50%,渗透率由2019年的1.84%迅速攀升至2021年的5.72%。

在国内AR-HUD细分市场,2021年AR-HUD前装搭载量突破5万辆,量产节点来临。

市场空间测算:2025年全球前装HUD市场规模将达840亿元。

我们预测,随着技术发展、用户习惯的培养和汽车智能化大趋势的加持,2025年W-HUD和AR-HUD的渗透率将分别达到27%和18%,随着规模效应增加,2025年W-HUD和AR-HUD的单车价值量分别为1,329元和2,392元。

由此我们预测,2025年我国前装HUD市场规模将达到199亿元,全球HUD市场规模将达到840亿元。

产业链投资机会:华阳集团,国内HUD的龙头企业。

华阳集团自2012年开始布局HUD产业。

公司HUD产品线拥有长城汽车作为稳定客户,2020在长城的三款车型上实现搭载量产。

同时,公司自2021年以来获得多家车企的定点项目。

得益于多年在汽车电子以及相关领域的布局,华阳集团在国内HUD市场上的份额快速上升,由2020年的2.39%迅速上升至2021年的16.18%。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