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恒为科技-603496-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点评:网络可视化重回增长,智能系统平台不断发力-220429

上传日期:2022-04-29 09:13:26 / 研报作者:杨泽原丁奇潘儒琛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恒为科技-603496-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点评:网络可视化重回增长,智能系统平台不断发力-220429.pdf
大小:25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恒为科技-603496-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点评:网络可视化重回增长,智能系统平台不断发力-220429

中信证券-恒为科技-603496-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点评:网络可视化重回增长,智能系统平台不断发力-220429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恒为科技-603496-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点评:网络可视化重回增长,智能系统平台不断发力-22042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恒为科技-603496-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点评:网络可视化重回增长,智能系统平台不断发力-22042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网络可视化业务重回增长轨道,预计未来政府需求有望呈回暖趋势,运营商、金融等行业需求持续显现。

智能系统平台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开拓以智能巡检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运维业务,有望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维持“增持”评级。

▍事项: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6.78亿元,同比增长27.21%;实现归母净利润5344万元,同比增长46.83%;实现扣非净利润1012万元,同比下降67.26%。

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1亿元,同比增长27.38%;实现归母净利润2192万元,实现扣非净利润1905万元,均扭亏为盈。

▍网络可视化业务重回增长轨道,智能系统平台业务保持快速增长。

分产品线来看:2021年,公司网络可视化业务实现营收3.19亿元,同比增长8.96%,继2019、2020年经历波动后重回增长轨道,同时由于疫情、芯片供应影响,部分项目进展延迟,下半年确认收入1.09亿元;智能系统平台业务实现营收3.37亿元,同比增长48.82%,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毛利率方面,网络可视化业务降低5.68pcts至49.88%,智能系统平台业务提升3.17pcts至21.62%,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5.62%,同比降低3.39pcts。

费用方面,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8.12%至3475万元,费用率达到5.12%;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9.35%至5324万元,费用率达到7.85%;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9.03%至1.34亿元,费用率达到19.74%。

公司2021年客户集中度有所提升,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3.79亿元,占比为55.87%,同比提升16.22pcts。

▍以技术创新为导向,坚持研发投入。

在网络可视化方向,运营商5G建设带动产品部署,政府领域需求开始呈现回暖趋势,金融等行业需求增长明显,叠加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公司对未来的市场空间与趋势保持乐观,2021年公司中标中国移动网络可视化汇聚分流产品集采订单,总计中标金额约1.63亿元;同时,公司相继展开移动网5G业务控制系统、基于软件定义的网络攻击行为检测系统、传输信号接入解析处理系统等项目的研发活动,以覆盖更多的应用场景。

在智能系统平台方向,公司不断投入工业和新能源领域智能运维,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公司在已有的智能巡检机器人产品上进行延展,开发多场景轮式机器人产品,并开始投入光伏电站清扫巡检机器人、可视化综合能源管理平台的研发,以积极拓展能源、水务、电力、石化、光伏等市场领域。

▍募投项目有序推进,有望提升生产制造与供应链能力。

2021年,公司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3.47亿元,其中1.8亿元用于新建年产30万台网络及计算设备项目,6195万元用于国产自主信息化技术升级与产品研发项目,剩余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目前,募投项目正在稳步实施中,公司位于嘉善中新现代产业园的智能制造及服务基地预计于2022年底开始投产,届时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生产制造能力,实现供应链体系闭环,为公司网络可视化和国产信息化业务方向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风险因素:网络可视化下游需求改善不及预期,智能运维拓展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结合公司年报数据,上调2022-2023年净利润预测至0.93/1.19亿元(原预测0.65/1.02亿元),新增2024年净利润预测1.52亿元,对应EPS0.41/0.52/0.67元。

参考可比公司中新赛克的估值水平30xPE,给予公司2022年目标市值28亿元(对应30倍PE),对应目标价12元,维持“增持”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