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爱尔眼科-300015-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收入利润双高增,分级连锁持续深化-220428

《中信证券-爱尔眼科-300015-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收入利润双高增,分级连锁持续深化-22042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爱尔眼科-300015-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收入利润双高增,分级连锁持续深化-22042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期内公司的收入、利润双高增,彰显优秀运营能力。 屈光视光业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小幅提升。 前十大医院业务占比持续下降,分级连锁持续深化。 “新十年”战略规划起航,“1+8+N”打开成长空间。 ▍收入利润双高增,彰显优秀运营能力。 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150.01亿元,同比增长25.93%;实现归母净利润23.23亿元,同比增长34.78%;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0.84亿元,同比增长22.15%。 单季度看,2021Q4分别实现营收及净利润34.05/3.2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2%/79.92%。 2022Q1公司分别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41.69/6.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72%/26.15%。 公司2022年3月份受国内多地疫情反复的影响,仍兑现预算的70%,强劲增长彰显优秀管理能力。 ▍屈光视光业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小幅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门诊量1019.61万人次,同比增长35.07%;手术量81.73万例,同比增长17.64%。 分业务看,屈光/视光/白内障/眼前段/眼后段项目分别同比增长26.92%/37.68%/11.72%/21.29%/21.69%至55.20/33.78/21.91/14.56/9.95亿元,各项目毛利率分别+0.83/+1.11/-0.38/+2.85/-0.88PCTs至58.95%/58.04%/37.67%/47.95%/34.52%。 公司医疗服务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0.88PCT至51.88%,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及业务结构优化下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69/+1.08/-0.05PCT至9.65%/.13.05%/0.71%,基本维持平稳。 ▍前十大医院业务占比持续下降,分级连锁持续深化。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境内医院174家,门诊部118家。 报告期内公司前十大医院收入及净利润占比分别为22%及35%(分别同比下降2.6/8.2PCTs),分级连锁布局下基层医院营收及利润贡献逐渐提升。 报告期内收购医院23家,合计增厚2022Q1利润1%-2%,盈利能力提升值得期待。 当前并购基金共计持有100多家视光门诊,400多家是眼科医院,参转控收购模式持续推进,有利于尽快完善华北区域等市场布局,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深化在全国各地的“分级连锁”体系,巩固和提升公司的领先地位。 ▍“新十年”战略规划起航,“1+8+N”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报告期内公告拟通过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06亿股,募资不超过36.50亿元、用于对七大重点省会及直辖市龙头医院的新建及迁址扩建,其中①长沙、沈阳、南宁医院的扩建升级有望打开优势区域产能天花板,缓解接诊容量饱和的现状。 同时全面升级医院硬件设施、医疗设备、科研设备、人员配置,增强核心竞争力。 ②湖北、安徽、贵州新建项目完成后,区域同城分级诊疗体系进一步深化,省会城市一城多院建设加速。 未来公司有望通过区域中心医院建设打造1+8+N(1个世界级眼科中心+8个区域国家级眼科中心+各个省会城市)的多层次布局,带动地级、县级医院发展,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风险因素:公司发生医疗纠纷的风险;公司并购整合不达预期;竞争过度致公司毛利率下滑;局部疫情反复的风险。 ▍投资建议:公司内生增长稳健,集团内医院注入加速叠加健全的激励体系有望保持业绩的高增长。 考虑到公司核心医院新建及迁址扩建节奏,小幅调整公司2022-2023年EPS预测至0.56/0.72元(原为0.56/0.74元),并新增2024年EPS预测0.92元。 参考医疗服务板块可比公司通策医疗、美年健康2022年42倍PE估值,考虑到爱尔眼科为全球最大的连锁眼科医疗集团,品牌力及未来成长确定性较高,公司应享受适当估值溢价,给予公司2022年75倍PE,对应目标价42元。 维持“买入”评级,继续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