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杉杉股份-600884-2022年一季报暨重大事项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负极业务再加码-220428

《中信证券-杉杉股份-600884-2022年一季报暨重大事项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负极业务再加码-22042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杉杉股份-600884-2022年一季报暨重大事项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负极业务再加码-22042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实现营收50.30亿元,同比+25.8%;归母净利润8.07亿元,同比+167.0%,净利率16.04%,同比+8.5pcts,业绩符合预期;2022年一季度公司锂电材料业务订单状况饱满,偏光片业务行业龙头地位企稳,新建产能持续扩张。 同时,公司宣布在云南安宁投资建设3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负极扩产进一步加速。 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4月27日晚发布2022年一季度报,对此我们点评如下:▍2022Q1归母净利润8.07亿元,同比+167.0%,符合预期。 2022Q1公司营收50.30亿元,同比+25.8%,环比+0.8%;归母净利润8.07亿元,同比+167.0%,环比+42.7%,归母净利率16.04%,同比+8.5pcts,环比+4.7pcts;扣非归母净利润6.15亿元,同比+118.7%,环比+11.6%,符合市场预期。 2022Q1经营现金流净额1.07亿元,环比-79.0%。 ▍毛利率水平保持稳定,期间费用控制较好。 2022Q1公司毛利率25.5%,同比-0.2pct,环比+1.4pcts。 费用方面,2022Q1公司期间费用为6.35亿元,同比+0.3%,对应费用率为12.6%,同比-3.2pcts;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为0.97/2.10/1.75/1.53亿元,对应费用率分别为1.93%/4.17%/3.48%/3.04%,同比-1.2/-1.2/-0.3/-0.3pct,环比+3.9pcts/+3.4pcts/+0.2pct/+1.0pct。 ▍锂电材料:负极业务订单饱满,新增产能投产在即。 公司2022年Q1负极订单饱满,我们预计负极贡献净利润1.5亿元左右,对应出货量2.6万吨左右,单吨净利润0.6万元左右,环比持平。 我们预计公司全年出货量在18万吨左右。 新建产能方面,公司预计内蒙古一期6万吨产能(含石墨化5.2万吨)以及眉山一体化项目一期10万吨产能将于2022年下半年达产,同时公司硅基负极已经完成了第二代硅氧产品的量产,并通过全球优质动力客户的认证,规模放量在即。 此外,我们预计公司电解液贡献归母净利润约0.5亿;正极材料贡献归母净利润1.3亿。 ▍偏光片:行业地位企稳,新建产能蓄势待发。 公司偏光片业务行业地位企稳,客户结构良好,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Q1盈利在3.5亿元左右。 新建产能方面,前期韩国两条产线已搬迁至广州投产,处于试生产阶段,长期来看,公司在张家港和绵阳分别新增2条偏光片产线也将逐步投产,偏光片业务持续提升,有效满足北部及西部地区面板产能需求。 ▍扩产30万吨负极一体化项目,负极业务再加码。 公司于4月26日同意下属子公司上海杉杉在云南安宁投资97亿建设年产3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规划年产能20万吨,建设周期公司预计16个月;二期项目规划年产能10万吨,建设周期公司预计16个月(一期项目完成并取得施工许可后开工),相关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推动公司负极加速扩产。 ▍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呈现波动;偏光片行业产能过剩。 ▍投资建议:锂电材料方面,公司产能持续扩张,盈利能力有望保持,同时公司积极布局硅基负极等高附加值产品,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 偏光片业务方面,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产能优势不断积聚,发展潜力不断增强。 锂电材料与偏光片业务双轮驱动,公司成长空间广阔。 我们维持公司2022~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3.67/42.00/48.81亿元,对应EPS预测为1.57/1.96/2.28元。 估值方面,公司是负极/偏光片头部企业。 负极方面,以璞泰来作为可比公司,2022年估值约为32xPE;偏光片方面,参考三利谱、深纺织A等可比公司,2022年平均估值约为18xPE。 考虑到公司负极业务增速,我们维持给予公司2022年30xPE,对应目标价格48元,维持“买入”评级,继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