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证券-电子行业2022年中期策略:把握汽车电子的黄金10年机遇-220428

《西部证券-电子行业2022年中期策略:把握汽车电子的黄金10年机遇-220428(5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证券-电子行业2022年中期策略:把握汽车电子的黄金10年机遇-220428(58页).pdf(5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摘要内容:展望2022下半年,看好汽车电子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IGBT、汽车存储、汽车计算、汽车光学、连接器、车载PCB等方向正迎来巨大的创新机遇,开启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 第一,随着疫情缓解,行业需求复苏。 第二,汽车电子产业链是未来十年的黄金赛道,竞争格局较好,国产替代的空间广阔。 第三,新能源车有望重塑汽车上游零部件的供应格局,越来越多的国内电子企业参与到汽车供应链体系。 IGBT芯片:国内功率半导体全面崛起,有望出现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功率芯片公司。 中国是全球新能源车最大的市场之一,占了全球一半的新能源车销量。 今年能看到三个大的产业趋势,一是国产IGBT厂商向高端迈进,B级车以上占比提升速度非常快。 二是国内12寸IGBT晶圆产线的产能释放。 三是功率半导体延续供不应求的局面。 车规模拟芯片。 当前模拟芯片维持高景气度,行业供需矛盾相对缓和,预计汽车和通信专用领域模拟芯片市场增速相对更高,应更注重国内模拟芯片厂商品类拓展、结构优化和细分市场突破逻辑。 车规应用对产品品质一致性、可靠性要求高,是一片蓝海市场,建议关注车规模拟芯片企业。 汽车连接器:电动化智能化催生高压高速连接器增量需求。 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分别带动高压连接器和高速高频连接器的发展,据Bishop&Associates预测,2025年全球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达194.5亿美元,是连接器市场中最大的下游,2020-2025年CAGR为6.5%。 从格局来看,汽车连接器市场国内厂商占比较少,国产替代空间大。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能带动下,连接器厂商加快导入客户节奏,海外垄断局面有望被打破。 汽车MCU:MCU交期处于高位,缺货潮加速国产替代。 2021年MCU缺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同时由于晶圆厂成熟制程产线扩产难度大,2022年意法半导体、瑞萨等厂商陆续发布涨价函来转移成本上涨压力,据富昌电子数据,目前国内外主要MCU厂商交期依然处于高位。 目前海外厂商在缺货情况下优先保供汽车端,国内厂商首先产品价格有望跟涨,其次在白色家电等领域加速替代,并且有机会进入整车厂供应链,把握历史机遇。 汽车计算存储芯片:汽车电动化的趋势已经历反复的演绎,智能化的演绎才刚刚开始,360环视、毫米波雷达、车道偏移、盲点监测等adas功能在逐步成为主流,驱动车载存储规模和容量大幅增加,国内兆易创新GD5FSPINANDFlash等车规产品已实现量产。 建议关注受益于智能化趋势下的汽车SoC/存储芯片。 汽车PCB: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将带动车用PCB量价齐升,我们预测全球PCB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124亿美元。 随着特斯拉在国内建厂,并且由于国产成本优势对相关PCB供应商的拉动;小鹏、蔚来、理想等新势力厂商陆续接触和验证国产PCB,内资厂商在车用PCB领域的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目前,铜价和铜箔加工费在高位震荡,环氧树脂震荡走低,电子玻纤成本下降。 覆铜板价格自2021年11月起逐步下调,PCB厂商成本压力逐步缓解。 车厂和电子产业链复工复产在即,最差时点已过,PCB板块利空出尽,成本、业绩压力有望逐步减缓。 建议关注:IGBT芯片:斯达半导、时代电气、士兰微、宏微科技、扬杰科技、新洁能汽车模拟芯片:纳芯微、圣邦股份、艾为电子、芯朋微汽车计算存储芯片:北京君正、兆易创新、富瀚微、中颖电子汽车连接器:瑞可达、电连技术汽车PCB:沪电股份、景旺电子风险提示:1、经济增速下行风险;2、海外政策和局部冲突风险;3、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4、新能源车销量不急预期风险;5、供需缓和价格下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