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亿纬锂能-300014-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动力电池毛利率有望改善-220428

《中信证券-亿纬锂能-300014-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动力电池毛利率有望改善-22042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亿纬锂能-300014-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动力电池毛利率有望改善-22042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近期发布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69.00亿元,同比+107.06%;归母净利润29.06亿元,同比+75.89%,净利率为17.19%,同比-3.05pcts;2021年扣非后净利润25.47亿元,同比+66.96%,年报业绩符合预期。 2022年Q1公司实现收入67.34亿元,同比+127.69%,环比+23.51%;归母净利润5.21亿元,同比-19.43%,环比-24.47%,净利率7.74%,同比-14.13pcts,环比-4.92pcts;扣非归母净利润4.35亿元,同比-29.22%,环比+4.28%,Q1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动力电池业务通过积累确立了技术、产能、客户等优势,加速全球配套,同时公司积极布局上游产业链,已经涵盖锂盐、正极、负极、前驱体、隔膜等各环节,与林洋能源等企业在客户端持续发力。 公司近期获得国内特定乘用车客户三元与磷酸铁锂电池定点。 此外,公司锂原电池、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在细分市场处于龙头或领先地位,受益下游景气,业绩增长明确。 尽管短期内毛利率承压,考虑到公司动力电池业务成长高确定性,调整公司目标市值至2310亿元,对应目标价为122元/股,维持“买入”评级,重点推荐。 ▍事项:公司于近期发布了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2021年归母净利润29.06亿元,同比+75.89%,符合市场预期。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69.00亿元,同比+107.06%;归母净利润29.06亿元,同比+75.89%,净利率为17.19%,同比-3.05pcts;2021年扣非后净利润25.47亿元,同比+66.96%,预计2021年持股思摩尔贡献投资收益约17亿元,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分季度看,2021Q4营收54.52亿元,同比+93.19%,环比+11.54%;归母净利润6.90亿元,同比-2.25%,环比-4.31%,Q4净利率为12.66%,同比-12.36pcts,环比-2.10pcts;Q4扣非归母净利润4.17亿元,同比-38.67%,环比-40.82%。 2021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达18.6亿元,同比+20.37%,稳定向好。 ▍毛利率承压,2021年期间费用率基本保持稳定。 2021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1.57%,同比-7.44pcts,主要系上游原材料涨价,动力电池毛利率承压。 分季度看,2021Q1/Q2/Q3/Q4毛利率分别为26.94%/23.95%/21.55%/17.11%。 费用方面,2021年公司期间费用率14.23%,同比-0.97pcts,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30%/3.39%/7.75%/0.78%,同比-0.46/+0.08/-0.63/+0.05pcts。 分季度看,2021年Q4公司期间费用率16.37%,同比+7.34pcts,环比+3.52pcts,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63%/5.37%/7.09%/1.27%,同比+1.47/+2.12/+0.37/+3.38pcts,环比+0.16/+2.96/-0.52/+0.92pcts,Q4费用率有所上升,主要系奖金以及股权激励费用计提所致。 ▍22Q1业绩符合预期,毛利率承压,费用控制优秀。 公司2022年Q1实现收入67.34亿元,同比+127.69%,环比23.51%;归母净利润5.21亿元,同比-19.43%,环比-24.47%,净利率7.74%,同比-14.13pcts,环比-4.92pcts;扣非归母净利润4.35亿元,同比-29.22%,环比+4.28%。 其中,Q1实现投资收益约2.17亿元,同比-44.01%,主要系深圳疫情管控对思摩尔Q1经营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公司投资收益下降。 2022Q1公司毛利率为13.75%,同比-13.19pcts,环比-3.36pcts,受原材料涨价影响Q1毛利率继续承压;2022年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0.20%,同比-1.78pcts,环比-6.16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06%,同比-1.27pcts,环比-1.57pcts;管理费用率为2.10%,同比-0.08pcts,环比-3.27pcts;研发费用率为6.03%,同比-1.18pcts,环比-1.06pcts;财务费用率为1.00%,同比+0.75pcts,环比-0.27pcts▍动力电池业务高速成长,消费类业务稳步发展。 2021年公司动力电池实现收入100.07亿元,同比+146.25%,主要系公司应用于乘用车领域的软包三元电池随着新建产能持续释放,出货规模保持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CABIA)数据,2021年公司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92GWh,同比+147%,公司市占率1.9%,排名第八,2022年Q1装机量约1.09GWh,市占率2.13%,排名第七,随着产能加速释放,未来公司动力电池业务有望继续高速成长。 2021年公司消费电池业务实现收入68.76亿元,同比+67.79%,其中锂原电池实现收入18.53亿元,同比+24.22%,其他消费类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及圆柱电池)实现收入约50.24亿元,同比+92.70%。 公司消费类业务稳步发展,首先,系公司在锂原电池领域竞争优势明显,市场份额稳定;其次,公司三元圆柱电池产能提升,贡献较大增量。 分业务毛利率来看,2021年公司锂原电池毛利率为41.56%,同比-0.33pcts,保持稳定且依旧处于较高水平;锂离子电池毛利率为19.02%,同比-7.11pcts,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 ▍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政策波动;锂电池价格下行超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电子烟行业政策波动。 ▍投资建议:考虑上游原材料涨价影响,调整公司2022/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至30.09/55.15亿元(原预测为44.37/60.0亿元),新增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70.3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58/2.90/3.70元,现价对应2021/22/23年38/21/16倍PE。 公司动力电池业务通过积累确立了技术、产能、客户等优势,加速全球配套,同时公司积极布局上游产业链,涵盖锂盐、正极、负极、前驱体、隔膜等各环节,与林洋能源等企业在客户端持续发力。 公司近期获得国内特定乘用车客户三元与磷酸铁锂电池定点。 此外,公司锂原电池、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在细分市场处于龙头或领先地位,受益下游景气,业绩增长明确。 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消费类业务净利润约20亿元,参考欣旺达、珠海冠宇等可比公司消费类业务,给予20倍PE,对应400亿元,公司参股思摩尔国际,持股比例约为31.64%,对应持仓市值约为270亿元,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尽管短期内毛利率承压,长期来看成长确定性高,我们预计2025年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市场份额将达到5%-10%,参考当前行业龙头估值与市值水平并考虑到一定盈利折价,我们认为公司动力电池业务长期市值约为1640亿元,调整公司目标市值为400+270+1640=2310亿元(原预测2866亿元),调整目标价至122元/股(原预测152元/股),维持“买入”评级,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