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机构行为系列专题之十二:资管新规四周年,行业转型再出发-220427

《华创证券-机构行为系列专题之十二:资管新规四周年,行业转型再出发-220427(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机构行为系列专题之十二:资管新规四周年,行业转型再出发-220427(29页).pdf(2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2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的第一年,时值资管新规出台四周年之际,我们系统回顾行业转型发展历程,总结行业发展新特征,并站在新的历史时点展望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资管新规发布后,监管及行业格局重塑1、资管新规:颠覆规则,构建行业发展新秩序。 资管新规是资产管理行业的顶层设计,促使行业回归资产管理本质,按照“功能监管”、“统一监管”的思路,重新设计行业监管框架,影响深远。 2、配套细则:完善图谱,统一功能监管新要求。 2018年以来,围绕资管新规的核心要求,一系列针对细分行业、典型产品、底层资产的配套细则相继落地,从行业端、资产端和负债端多个层面落地具体规范要求,资管子行业的分化监管向统一监管转变,逐步实现“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结合。 3、规模变化:推动转型,重塑资管行业新格局。 截至2021年末,资产管理行业规模合计约138万亿,其中净值化管理产品发展较快,资金池模式、通道产品规模受到抑制,实现行业的格局重塑。 二、新监管框架下,资管子行业发展变化1、银行理财:资管行业规模发动机,转型后再出发。 银行理财及理财公司双轨运作体系的监管框架下,过渡期内银行理财规模依然保持稳步增长,产品呈现净值化、长期化、标准化三大新特征,理财公司为主的市场格局愈发清晰。 2、公募基金:净值化管理和创新优势凸显,规模快速增长。 资管新规框架下公募基金主动管理优势显著,过渡期内规模快速增长;公募基金充分发挥其主动管理能力,创新产品谱系,弥补银行刚兑型理财缺位后的市场投资需求,广义现金类、“固收+”类产品发展迅速。 3、保险资管:业务自成体系,规模持续增长。 “1+3”的监管框架及双轨制监管谱系形成,资金端主要来源于稳定性高的保险资金,推动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积极扩展三方业务,“标准化”的组合类产品发展迅速。 4、信托公司:去通道+非标转标,规模持续压降后企稳。 信托细则意见稿主要针对资金信托,“两压一降”打击通道和融资业务,信托规模收缩显著;转型中“非标转标”特征显著,标品信托是重要转型方向,但行业定位仍待明确。 5、券商资管:规范资金池+公募化改造,规模快速下降后企稳。 券商资管监管核心是统一私募业务监管标准、推动公募业务转型;规范资金池业务导致规模大幅压降,但随着转型顺利推进,规模逐步企稳,公募化或是未来发展方向。 三、后资管新规时代,行业发展趋势展望1、净值化:转型纵深推进,对资管行业影响持续。 净值化向产品估值推进,“破净”或成常态,机构需对内提升投研能力、对外增强机构合作、持续加强投资者教育,长期而言净值化将对机构发展路径和市场重定价形成趋势影响。 2、工具化:指数型、配置型产品迎来发展机遇。 全球被动投资浪潮下指数型产品迅速扩容增面,实践中从三大角度积极创新,对比海外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国内投资人机构化程度提高,固收+、FOF等配置型产品规模快速增长。 3、绿色化:“双碳”目标引领绿色投资理念。 布局绿色主题产品和运用ESG投资理念成为发展新方向,基金绿色投资实践较私募机构更普遍,未来可通过多种方式构建绿色评价方法,应积极推动绿色投资与资管业务全流程整合。 4、科技化:金融科技赋能资管行业全链条。 金融科技蓬勃发展,需要借鉴外资资管布局金融科技助力营收能力的经验,也要关注我国监管口径变化,应逐步探索将金融科技运用于投资研究、运营、风控、销售渠道等资管全产业链。 风险提示:“净值化”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