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消费产业重大事项点评:各地陆续发放消费券,促消费政策意图明显-220428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消费产业重大事项点评:各地陆续发放消费券,促消费政策意图明显-220428.pdf
大小:27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消费产业重大事项点评:各地陆续发放消费券,促消费政策意图明显-220428

中信证券-消费产业重大事项点评:各地陆续发放消费券,促消费政策意图明显-220428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消费产业重大事项点评:各地陆续发放消费券,促消费政策意图明显-220428(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消费产业重大事项点评:各地陆续发放消费券,促消费政策意图明显-220428(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继4月12日北京市发布促进绿色节能消费政策,天津3区4月起预计发放3700万元消费券,深圳昨日宣布近日起通过美团、京东平台,向深圳消费者陆续发放5亿元消费券。

而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出五方面十二项重点举措,政策拉动消费恢复的意图明显。

消费券实际撬动效果与适用品类及优惠力度相关,但在当前疫情与宏观环境影响下,我们预计自上而下稳增长和各地促消费政策仍将持续推出,最终将对拉动国内消费恢复起到正面作用。

疫情影响致消费短期压力加大,但从投资层面我们认为已存预期,在预期底即将形成的过程中,政策催化作用将持续增强。

考虑到政策拉动到经济传导需要时间,我们认为消费基本面的回升仍待下半年,因此消费整体配置的潜在机会预计下半年大于上半年。

短期建议仍以疫情复苏和边际修复逻辑为主线进行配置,重点包括酒店、免税、景区、餐饮等出行产业链行业,食品、乳制品等大众品,以及种植、养殖等农业板块。

▍京、津、深等多地发放消费券,国务院明确促进消费恢复政策意见。

昨日,深圳市商务局宣布将从近日起通过美团、京东平台,向深圳消费者陆续发放5亿元消费券,主要适用于购物、餐饮、旅游体育等相关消费,预计将在4-5月分4轮发放。

继4月12日北京市发布促进绿色节能消费政策(将于今年4-9月面向在京消费者发放超过3亿元北京绿色节能消费券,适用商品包含20类家电,分6期通过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平台线上发放)、天津3区4月起预计发放3700万元消费券(内容包括购车补贴、餐饮券、商场促销等),又一地方性消费券投放,且力度超越京津。

结合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政策拉动消费恢复预计将持续。

▍消费券对餐饮等品类拉动效应强,发放总额与当地财政相关。

消费券由政府财政支出,通过政府转移支付促进居民消费,使商家和消费者受益。

2020年疫情发生后,多地政府发放消费券,根据林毅夫、沈艳等在2020年第7期《经济研究》发表的文章统计,消费券发放两周内核销率多在6-7成,关联消费倍数(关联消费金额/消费券核销金额)在3.5-17倍之间。

以杭州为例,2020年3月27日发放3.75亿消费券,3.27-4.16时间段内核销金额3.21亿元、关联消费34.22亿元,核销率85.6%、关联消费倍数10.7倍。

而根据湖北省商务厅提供的一组数据:核销消费券的72万家湖北商户一半以上是餐饮商户。

在商场、超市(便利店)、餐饮3类消费券中,核销比例最高的是超市(便利店)消费券,达55.22%,杠杆率最高的是餐饮消费券,达6.2倍。

可见,消费券对餐饮、旅游等可选消费的杠杆效应要高于基本生活类的刚性消费。

如北京消费券适用的家电设备等属于非必需耐用消费品,预计消费者冲动型消费和低价囤货的意愿不强,且该类产品平时折扣和优惠活动较多,价格波动大,预计消费券效果相对有限。

而对线下服务业相关领域发放消费券或将带来更大乘数效应。

总之,消费券作为作用于需求侧的拉动政策,与减税降费等供给侧政策的结合,有望起到经济下行压力下稳消费的正面效应,但具体效果则视各地财政能力和支持力度下发放规模和范围。

▍消费短期压力仍存,长期方向明确。

本轮疫情仍处于严峻态势,外溢影响尚不明朗,预计短期对居民收入和国内消费冲击较大。

消费类企业3-5月份经营数据预计将面临较大幅度下调。

但疫情的影响从投资层面我们认为已存预期,疫情影响终会减弱,长期不悲观。

▍风险因素:全球疫情的不确定性;经济增速下行超预期,对应消费需求下降超预期;各行业政策风险;通胀超预期,提价能力不足影响盈利能力的风险等。

▍投资策略:短期而言,消费整体的抗跌性已现,虽然基本面而言压力还在增加,但从预期端、边际变化角度考虑,结合长期空间,优质消费企业的价值底部正在逐步显现。

维持观点:考虑到政策拉动到经济传导需要时间,消费的整体配置我们认为下半年的潜在机会大于上半年。

短期建议仍以疫情复苏和边际修复逻辑主线为主要配置,重点包括酒店、免税、景区、餐饮等出行产业链相关行业,食品、乳制品等大众品,以及种植、养殖等农业板块。

▍全年推荐组合维持:贝泰妮、绝味食品、华利集团、李宁、华住、中国中免、思摩尔国际、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美团、拼多多、京东、大北农、温氏股份、晨光文具、太阳纸业、珀莱雅、华熙生物、华润啤酒、海伦司。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