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光华科技-002741-2021年年报点评:主营业务快速增长,加强锂电池回收业务布局-220428

上传日期:2022-04-28 09:30:32 / 研报作者:王喆2014年水晶球化工行业研究最佳分析师第2名
李鸿钊刘沛显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光华科技-002741-2021年年报点评:主营业务快速增长,加强锂电池回收业务布局-220428.pdf
大小:25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光华科技-002741-2021年年报点评:主营业务快速增长,加强锂电池回收业务布局-220428

中信证券-光华科技-002741-2021年年报点评:主营业务快速增长,加强锂电池回收业务布局-220428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光华科技-002741-2021年年报点评:主营业务快速增长,加强锂电池回收业务布局-22042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光华科技-002741-2021年年报点评:主营业务快速增长,加强锂电池回收业务布局-22042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0亿元,同比+28.1%;实现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72.4%。

公司PCB化学品业务龙头地位稳固,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国产替代发展趋势。

公司在锂电回收领域具备工艺技术、回收渠道均等全方位优势,有望随产能快速释放实现业绩的高速增长。

由于公司锂电回收业务推进超预期,上调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57/4.02亿元(原预测为2.07/3.30亿元),新增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90亿元,对应EPS预测分别为0.65/1.02/1.24元。

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38.08%,按照2022年0.8xPEG,下调目标价至20元,维持“买入”评级。

▍PCB化学品营收实现快速增长,2021年业绩显著增长。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0亿元,同比增长+28.1%,实现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增加+72.4%。

对应四季度营业收入7.35亿元,同比+21.3%,环比+7.6%,实现归母净利润0.13亿元,同比-9.9%,环比-29.7%,四季度业绩环比下滑主因管理、研发和销售费用均环比增加。

2021年PCB化学品、化学试剂、锂电池材料分别实现营收17.00、3.06、3.09亿元,同比+63.9%、+23.0%、+7.3%。

▍公司产品产量释放,但原材料涨价导致毛利率同比承压。

2021年公司PCB化学品完成生产5.00万吨,同比+16.0%,化学试剂完成生产1.94万吨,同比+7.0%,锂电池材料完成生产1.87万吨,同比+29.0%。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部分产品毛利率同比回落,2021年PCB化学品、化学试剂、锂电池材料分别实现毛利率12.7%、23.0%、11.1%,同比-7.4pcts、-5.9pcts、+6.2pcts。

▍大力发展新能源业务,加速扩展锂电池材料回收业务规模。

碳中和背景下,锂电池回收蓝海市场兴起,行业有望快速发展。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长期的技术积累,已掌握了锂离子电池梯度利用和材料回收再利用的有关技术,并拥有较完整的产业链。

公司现拥有1000吨磷酸铁锂处理能力,在建1万吨产能预计将于2022年中投产。

受益于新能源材料新产能的投产及放量,公司2022Q1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7.60、0.35亿元,同比+44.63%、+234.09%。

此外,公司还与格力金投开展合作,拟新建10万吨磷酸铁锂回收产线,其中5万吨产能计划于2022年开始建设。

▍建立多渠道回收体系,强化产业链合作。

公司合作客户广泛,与动力电池企业、锂电池梯次利用企业以及客车企业在产线废料和废旧电池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增强公司废料获取的稳定性。

2021年,公司继续扩大合作网络,与天津力神和奥动新能源成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此外,公司构建退役动力电池运营新模式,推出焕能服务,通过向商业汽车提供电池梯级利用服务,绑定废电池来源。

首个焕能服务站已于北京建成,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公司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产业链的构建。

▍风险因素:锂电回收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金属价格大幅波动;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锂电回收行业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公司PCB化学品业务龙头地位稳固,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国产替代发展。

公司在锂电回收领域具备工艺技术、回收渠道均等全方位优势,有望随产能快速释放实现业绩高速增长。

由于公司锂电回收业务推进超预期,上调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57/4.02亿元(原预测为2.07/3.30亿元),新增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90亿元,对应EPS预测分别为0.65/1.02/1.24元。

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38.08%,按照2022年0.8xPEG,下调目标价至20元,维持“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