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紫光国微-002049-2022年一季报点评:增长延续盈利高企,订单饱满备货充足-220427

《中信证券-紫光国微-002049-2022年一季报点评:增长延续盈利高企,订单饱满备货充足-22042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紫光国微-002049-2022年一季报点评:增长延续盈利高企,订单饱满备货充足-22042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收入13.41亿元,同比+40.84%;实现归母净利5.31亿元,同比+63.91%;实现扣非净利润5.08亿元,同比+64.76%。 报告期内,公司特种业务收入大幅增加,盈利能力快速提升。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特种集成电路及智能安全芯片领域实力强劲。 公司产品谱系完备,可向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综合竞争力强,目前公司在高自主可控市场市占率领先,未来有望向通用消费市场扩展,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并考虑到公司行业地位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22Q1收入业绩高增长延续,盈利能力保持高位。 公司2022Q1实现收入13.41亿元,同比+40.84%;实现归母净利5.31亿元,同比+63.91%;实现扣非净利润5.08亿元,同比+64.76%,一季度维持较高增速。 收入端受益于特种集成电路业务景气度持续兑现,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业务快速发展,收入增长迅速;利润端由于高毛利特种业务占比提升,公司22Q1季度毛利率同比+9.89pcts至63.89%;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大幅增加,同比+127.33%至1.83亿元,整体期间费用率同比+3.93pcts至21.83%。 综合上述因素,公司22Q1净利率同比+5.6pcts至39.59%,盈利能力提升明显。 ▍订单饱满公司正积极备货,在建工程转固产能有望提升。 报告期间,公司存货达13.25亿元,与期初相比+8.31%,其中预付款项达4.91亿元,与期初相比+31.02%,主要系集成电路业务上游供应商产能紧张采购预付款比例增加所致,表明公司各主要业务板块订单饱满,正积极备货备产。 报告期间,公司新增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行1亿元长期贷款,长期借款较期初+97.73%至1.82亿元。 受本期支付奖金与税费较上年同期增加影响,公司22Q1经营性净现金流同减131.34%至-2.00亿元;受集成电路业务销售规模增加影响,公司应收账款达29.87亿元,较期初+25.93%,但考虑到公司客户主要为军方,信用风险较低,现金流状况有望伴随应收回款而持续向好。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固定资产达3.42亿元,较期初+39.99%,在建工程达0.33亿元,较期初-70.33%,主要系石英晶体频率期间业务产线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致。 ▍资金到位、重整进入实质交割,公司股权风险有望逐步释放。 2021年12月13日公司发布公告,间接控股股东紫光集团确定北京智路资产和北京建广资产作为牵头方组成的联合体为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战略投资者。 建广资产专注于集成电路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并购,实控人为中投公司,智路资产专注于半导体核心技术及其他新兴高端技术投资机会,实控人李滨曾于2011年至2015年任中芯国际资深副总裁。 “联合体”具备国资背景,或将有效缓解集团资金压力,同时“联合体”在半导体领域投资经验丰富,具备较强的相关技术人才储备,有望推动紫光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随着股东债务问题的缓解,公司经营有望迈上新台阶。 2022年1月17日集团管理人收到北京一中院《民事裁定书》,法院裁定批准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重整计划,重整工作进展顺利。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截至4月1日智路建广联合体600亿元资金已到位,标志着紫光集团重整顺利进入实质交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