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安信证券-闻泰科技-600745-半导体业务优势明显,产品产能持续推进-220427

上传日期:2022-04-27 16:58:43 / 研报作者:马良2018年电子最佳分析师第4名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安信证券-闻泰科技-600745-半导体业务优势明显,产品产能持续推进-220427.pdf
大小:33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安信证券-闻泰科技-600745-半导体业务优势明显,产品产能持续推进-220427

安信证券-闻泰科技-600745-半导体业务优势明显,产品产能持续推进-220427
文本预览:

《安信证券-闻泰科技-600745-半导体业务优势明显,产品产能持续推进-220427(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闻泰科技-600745-半导体业务优势明显,产品产能持续推进-220427(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公司于2022年4月25日发布2021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27.29亿,同比增长1.98%;归母净利润26.12亿,同比增长8.12%;基本每股收益2.11元/股,同比增长2.43%。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382元(含税)。

公司于2022年4月25日发布2022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48.03亿,同比增长23.44%;归母净利润5.03亿,同比增长-22.87%。

■安世半导体优势明显,研发扩产稳步推进:公司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是全球知名的半导体IDM公司,每年可交付900多亿件产品。

年报披露,安世在各个细分领域均处于全球领先,其中二极管和晶体管出货量全球第一、逻辑芯片全球第二、ESD保护器件全球第一、功率器件全球第九。

据2021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半导体业务研发投入8.37亿元,目前已推出硅基氮化镓功率器件(GaNFET),碳化硅二极管产品已经出样,IGBT产品流片已经完成,新的模拟IC类产品也正处在加速研发推进中。

在半导体产能方面,据2021年报,公司在德国汉堡晶圆厂的新增8英寸晶圆产线已顺利投产运营。

同时,公司控股股东闻天下投资的上海临港12英寸车规级晶圆项目也已经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已经建筑封顶。

安世集团于2021年已完成对英国Newport晶圆厂100%股权的收购,并启动了代工产能向IDM自有产能逐步转换的过程。

公司转债(闻泰转债)募集资金总额86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无锡、昆明、印度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西安研发中心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以更好的把握在智能终端、智能汽车等领域的产业机遇。

■汽车需求带动增长,半导体业务前景广阔:安世集团作为汽车半导体的全球龙头公司之一,拥有近1.6万种产品料号,与国内重点的新能源汽车、电网电力、通讯等领域企业均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

随着EV出货量的加速,行业需求持续处于供应紧张的状态之中。

据2021年报,xEV单车功率半导体用量将从90美元提升到330美元以上。

汽油车时代,全球汽车单车平均应用安世芯片达到300颗以上,电动车应用安世产品颗粒数预计将呈现数倍增长,应用产值也有望倍数级提升。

据2021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半导体业务实现对外主营业务收入138.03亿元,同比增长39.54%,毛利率37.17%,净利润26.32亿元,同比增长166.31%。

2022年一季度,公司半导体业务持续保持环比增长,实现对外营业收入36.97亿元,同比增长9.62%,毛利率42.94%,净利润8.54亿元,同比增长41.18%。

产品集成业务多元化发展,光学模组加速开拓:面对原有产品集成业务面临的市场化影响,公司积极进行战略布局,从消费领域拓展至工业、汽车等。

公司在新客户方面持续拓展,并积极投入晶圆级封装SiP、Mini/MicroLED、汽车电子等的先进研发。

据2021年报,2022年第一季度,手机ODM业务进展顺利,非手机业务不断获取新客户、新订单,未来随着项目的量产将贡献收入。

公司充分发挥原有光学模组业务在摄像头模组领域的稀缺性和封测技术能力的先进性,积极推进光学模组业务的研发和认证。

据2021年报,公司已于2021年11月正式启动双摄产品供货,未来将持续推动光学模组业务产业链上下游的有效整合。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714.47亿元、943.11亿元、1244.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亿元、48.4亿元、59.01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