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证券-70年代市场定价:1970s风格启示,高ROE与低PB的50年轮转-220426

《财通证券-70年代市场定价:1970s风格启示,高ROE与低PB的50年轮转-220426(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通证券-70年代市场定价:1970s风格启示,高ROE与低PB的50年轮转-220426(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高盈利(ROE)与低估值(PB)风格是市场始终热议的话题,后疫情时代经济周期波动加大、通胀利率双双上行,70年代宏观定价环境再现,本篇报告我们回顾50年美股风格定价,为后续A股风格策略提供一定指示意义。 70年代大势择时:增长与利率先后主导市场估值。 回顾70年代:美股估值在1974年前由增长主导,GDP增速与ShillerPE的相关系数为0.663;1974年后由利率主导,利率与1/PE的相关系数达到0.792。 增长与利率交替定价估值,催生70年代美股的四轮行情:1970-1972年“漂亮50”、1973-1974年“急杀估值”、1975-1976年“小复苏”、1977-1981年“盈利消化估值”。 总结70年代行情背后的逻辑:在1974年以前,美国开启“经济下台阶”,长期盈利预期修正,分子端盈利成为美股估值的主导因素;1974年之后,“经济下台阶”逐步被市场pricein,政策着力点转向抬升利率抑制通胀,市场更加关注政策博弈,因此分母端无风险利率成为主导估值的定价因子。 70年代风格策略:与宏观层面对应,经济上行买高盈利,经济下行买低估值。 70年代低估值与高盈利相互对立,即高盈利往往高估值,十年间两类风格三次切换:70-72年高盈利>低估值、72-77年低估值>高盈利、77-80年高盈利>低估值。 拉长视角回顾50年美股风格定价,我们发现:增量经济阶段,高盈利与低估值组合共振;存量经济阶段,高盈利与低估值组合相对立,期间高盈利与低估值的风格轮动,取决于二者相对景气度。 具体而言:1)70年代大滞胀、经济下台阶,流动性收紧,高盈利与低估值轮动;相对业绩优势和高估值难以维系,低估值跑赢。 70年代美股主要行业是消费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密切挂钩:经济下行阶段,被赋予过多远期预期的高盈利、高估值资产杀估值;经济上行阶段,高盈利、高估值资产则迎来估值回暖。 2)80年代至08年金融危机前,技术革命与新兴国家大发展,流动性转向宽松,高盈利与低估值共振。 此阶段高盈利组合兼具低估值属性,一方面是高盈利资产盈利不断超预期、快速消化估值,另一方面,科技、消费、周期等景气赛道不断涌现出估值相对较低、成长较快的新公司,促成风格的共振。 3)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增长再下台阶,央行“大放水小收水”,高盈利与低估值轮动;高盈利、高估值资产跑赢、越来越贵。 与70年代不同,本轮“好资产越来越贵”,一是近年来主导行业转向科技,相对业绩优势与经济周期逐步脱钩,二是当前还未遭遇70s“大通胀、大收水”,核心资产越来越贵。 A股定价国际化,70年代定价值得借鉴。 2016年以来,伴随着外资入场,A股底层逻辑变化,5年时间几乎浓缩了美股40年的定价逻辑:1)2016-2018年类似80年代美股,地产政策松动、供给侧改革,经济复苏、外资带来流动性,白马(高ROE)蓝筹(低PB)核心资产领涨,低估值、高盈利共振。 2)2019-2020年类似08年后的美股,全球经济疲软、流动性宽松,周期波动下降,持续高盈利的科技消费核心资产估值越来越高。 3)2021年至今国内外定价环境愈发趋近70年代,疫情后经济周期波动加剧,通胀和利率再次上行,低估值与高盈利开启轮动。 向后看,我们需要重视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加大带来的长期风格定价变化。 当前全球通胀高企、流动性拐点出现,低估值与高盈利组合或将开启轮动,建议继续关注当前低估值板块的机会。 风险提示:俄乌冲突升级、海外加息超预期、疫情扩散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