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楚天科技-300358-2021年年报点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生物产品迭代驱动增长新纪元-220426

《中信证券-楚天科技-300358-2021年年报点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生物产品迭代驱动增长新纪元-220426(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楚天科技-300358-2021年年报点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生物产品迭代驱动增长新纪元-220426(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楚天科技系国内领先的制药装备制造商,短期来看,新冠疫情导致了全球生物制药供应链的阶段性供需失衡,国内制药装备公司迎来“进口替代&出海布局”良机,公司在手订单饱满;中长期来看,公司坚持“一纵一横一平台”的战略规划,一方面通过并购具有独特业务优势和竞争实力的企业,补充制剂处理和后端包装设备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围绕生物制药上游耗材产业链进行前瞻布局,有望进一步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综上,我们调整公司目标价至28元(对应2022年24倍PE),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2.60亿元,同比增长47.08%,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5.66/5.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2.45%/290.06%。 从单季度看,公司2021Q4实现营业收入15.78亿元,同比增长14.79%,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1.65/1.4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82%/16.24%。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2021年毛利率39.68%,同比提升5.77pcts,我们认为主要系近年来公司在产品技术和制造技术方面持续投入,产品质量逐步提高,业务结构逐渐丰富,并且自新冠疫情以来,高端产品获得质量验证,开启了高端产品进口替代;公司2021年净利率10.88%,同比提升5.26pcts——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相比去年同期变化+1.33/-0.60/+1.40/-1.04pcts。 ▍坚持“一纵一横一平台”战略规划,多元化、国际化业务布局持续发力。 公司坚持“一纵一横一平台”战略,主要涵盖八大业务板块。 分业务来看,2021年公司无菌制剂解决方案及单机业务实现收入12.73亿元,同比增长19.00%;检测包装解决方案及单机业务实现收入16.06亿元,同比增长82.24%;生物工程解决方案及单机业务实现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84.30%;固体制剂解决方案及单机业务实现收入5.41亿元,同比增长18.00%;制药用水装备及工程系统集成业务实现收入6.15亿元,同比增长37.55%,EPC工程设计服务业务实现收入0.82亿元,同比增长123.17%;配件及售后服务业务实现收入8.56亿元,同比增长57.81%。 分地区来看,公司国内业务实现收入34.56元,同比增长71.20%,;海外业务实现收入18.03亿元,同比增长15.80%——2021年度Romaco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84.45万欧元(业绩承诺金额810万欧元),同比增长15.85%。 ▍在手新签订单创新高,公司持续快速增长确定性强。 短期来看,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同负债26.61亿元,同比145.99%,新增订单及年末在手订单均大幅增长——全年新增订单超90亿,年末在手订单超70亿,我们认为公司订单饱满,短期稳健增长持续性强。 中长期来看,公司持续深化生物制药装备的布局,其中2021年8月,公司成立子公司楚天思优特,专业生产销售生物制药一次性技术产品,如生物反应器一次性袋、配液袋、储液袋、呼吸袋及其膜材;2021年9月,公司公告拟与相关方共同出资设立楚天微球,并引入行业经验丰富的顾问(曾先后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通用电气(GE)生命科学部、博格隆(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任职),从事微球、填料介质等业务。 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在生物产品线布局的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中长期增长具有较强持续性。 ▍风险因素:Romaco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订单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冠疫情导致业绩波动风险。 ▍投资建议:楚天科技系国内领先的制药装备制造商,短期来看,新冠疫情导致了全球生物制药供应链的阶段性供需失衡,国内制药装备公司迎来“进口替代&出海布局”良机,公司在手订单饱满;中长期来看,公司坚持“一纵一横一平台”的战略规划,一方面通过并购具有独特业务优势和竞争实力的企业,补充制剂处理和后端包装设备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围绕生物制药上游耗材产业链进行前瞻布局,有望进一步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综上,我们调整公司2022-2023年EPS预测至1.18/1.41元(原预测为1.10/1.28元),新增2024年EPS预测1.76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14X/11X/9X。 综上,我们参考可比公司(如东富龙、泰林生物等)2022年平均PE24倍,给予公司2022年24倍PE,调整公司目标价至28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