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城投债务透视(7):天津篇-220425

《安信证券-城投债务透视(7):天津篇-220425(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城投债务透视(7):天津篇-220425(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天津市债务问题的背景。 天津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海河下游,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我国传统的工业基地。 近年天津的债务问题较受关注,主要来自:(1)天津城投平台数量众多,地方广义债务规模较大,各口径债务率均居全国前列;(2)过去几年天津经济和财政增长有所波动,2020年基于经济普查数据对过往年份GDP有所下修;(3)2016年以来天津部分地方国企陷入财务困境,包括渤海钢铁、天津物产、天房信托等。 天津市债务问题的特征。 特征一:区域债务负担较重。 2021年末天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发债城投有息负债余额为1.6万亿,明显高于经济体量相似的黑龙江、新疆等省,与云南、贵州、重庆等债务总量相当,宽、窄口径债务率和负债率均居全国前三。 特征二:债务高度集中于7家市级平台。 区别于同为直辖市的重庆以区县平台占主导的格局,天津城投债务高度集中于市级平台。 2020年末天津发债城投有息负债余额16718.6亿元,其中市级平台占65.4%。 从债券来看,天津城投债余额76.8%来自市级平台。 从主体来看,7家市级平台有息债务占全市超六成,包括津城建、泰达控股、天房集团、滨海建投、天保投控、天津港集团和渤海国资,其中津城建单家有息负债占比达到26.7%。 特征三:城投债务短期化明显,部分区级城投对外担保比率偏高。 天津城投平台债务短期化较为明显,尤其是市级平台,2020年末市级平台平均短债占比达到41.2%。 东丽区、静海区、宁河区、滨海新区等平台短债占比也较高,平均在30%以上。 从融资渠道来看,天津城投平台非标占比多数已压降至适中水平。 从对外担保来看,天津部分区级平台对外担保比例较高,宁河区、武清区、津南区分别达到59.1%、37.7%、26.8%,相比之下市级平台对外担保比例相对适中。 特征四:偿债压力区域分化。 从债务压力和财政实力来看,天津各区可分为四类。 ①财政实力较强且债务压力较小,包括南开区、河西区等;②财政实力相对偏弱但债务率适中,包括河北区、红桥区等;③财政实力较强但债务压力偏大,包括东丽区等;④财政实力偏弱且债务压力偏大,包括蓟州区、津南区等。 特征五:从时间趋势来看,2014-2019年债务率趋于回落,2020年来有所回升。 2014-2019年天津广义债务规模增长较慢,债务率基本平稳,其中2019年受益于财力边际恢复,宽口径债务率明显回落。 2020年以来,天津广义债务增速回升,一是来自城投有息负债增长,二是在特殊再融资发行加速等因素下,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有所增长。 天津债务问题的化解进展。 天津近年来积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推进国企改革,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银行贷款置换。 2020年3月,国开行牵头组织银团融资再安排产品落地,将原存量高速公路项目多元化的债务734.3亿元纳入置换范围;(2)地方债置换。 2020年、2021年天津分别发行用于偿还存量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276亿元、224亿元,总发行量居全国前五;(3)推进国企改革。 根据天津市2020年精品国企混改项目集中推介公告,天津市国资委推出60户精品国企混改项目,涉及金融服务、医药、装备制造等领域,合作方式包括产权转让、增资扩股等。 (4)积极处置困难国企债务风险。 渤海钢铁、天津物产、天房集团等国有企业通过债转股、债转债等方式化解债务风险。 (5)召开投资人恳谈会。 (6)成立信保基金。 2021年,天津市国资委批准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天津国资高质量发展基金,首期50亿元已完成认缴。 从化解效果来看,2019-2020年天津城投平台的融资环境相对稳定,城投债净融资持续为正,发债利率也有所回落。 2021年以来,受部分负面舆情影响,净融资有所走弱,发行利率有所上行,2022年一季度,天津城投债净融资仍小幅为正。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偏差,城投监管超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