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证券-首席周观点:经济预期转弱,有待政策发力-220424

《首创证券-首席周观点:经济预期转弱,有待政策发力-220424(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创证券-首席周观点:经济预期转弱,有待政策发力-220424(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宏观经济:中国疫情的走势、稳增长政策的落地、美债上行的幅度以及地缘政治都有一定的变数,建议蛰伏待机。 在国内疫情没有出现本质好转之前,有待政策进一步发力,低估值仍然占优。 计算机行业:计算机板块公募持仓持续下降,以公募基金重仓申万计算机行业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为观察指标,该指标在21年Q1小幅反弹后已连续下降4个季度,22年Q1占比仅相当于20年半年报高点的一半。 综合考虑估值、景气、外部环境等各类因素,我们认为板块当前仍在寻底阶段,带动板块反转的关键因素尚未出现,该阶段配置仍首选低估值且业绩确定性较高的赛道,重点推荐信创、能源IT及智能驾驶板块。 电子行业:4月22日,国内数字隔离芯片龙头纳芯微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2020年公司数字隔离类芯片全球市场占有率5.12%。 全球前十大模拟芯片公司均为海外企业,我国企业市占率偏低。 模拟芯片赛道坡长雪厚,其应用领域繁杂、产品种类丰富、工程师经验技术壁垒较深,国内公司通常从某一细分领域切入,后逐步进行品类及料号拓展。 目前模拟芯片设计(申万)PETTM已调整至历史估值底部,推荐关注模拟板块龙头公司圣邦股份、思瑞浦、艾为电子、纳芯微、芯朋微、晶丰明源等。 传媒行业:流媒体巨头一季度业绩下滑,订阅用户十年来首次单季度减少。 全球市场颓靡,美加地区提价后用户流失。 内容成本走高,增长困境下,“无广告”模式或将改写,内容平台增长困境凸显。 家电行业:1)3月社零增速不及预期,家电表现稍显疲软。 3月份我国社会零售总额为34233,同比-3.5%,3月增速较前两月转负。 其中,3月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零售额同比-4.3%,受疫情影响家电产品消费疲软。 2)3月家用空调出货量有所提升。 整体来看,3月我国家用空调产量小幅下滑,销量有所提升。 其中,3月我国家用空调市场出货量有所上升,主要系二季度马上进入传统空调销售旺季,下游经销商陆续开始提前为渠道备货;而3月空调出口需求也依旧保持良好增长。 轻工与纺服:疫情扰动3月社零增速承压,看好后续反弹。 疫情反复压制终端消费,一季度社零增速进一步下探。 2022年3月我国社零总额3.42万亿元,同比-3.5%。 一季度我国社零总额10.87万亿元,同比+3.3%。 其中,3月家具类零售额125.5亿元,同比-8.8%;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1073.83亿元,同比+38.60%;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355.60亿元,同比+9.78%;金银珠宝类零售额204.50亿元,同比-17.9%;服装消费受疫情影响严重,2022年3月我国服装类零售额960.2亿元,同比-12.7%。 汽车行业:汽车行业分析:1)特斯拉1Q22实现营收187.6亿美元,同/环比分别+81%/+6%,实现GAAP净利润为33.2亿美元,同/环比分别+658%/+43%,净利率达17.7%,同/环比分别+13.5pct/+4.6pct,受毛利率上行叠加费用率下行共同驱动;2)本周长三角区域汽车产业链复工复产稳步推进。 医药行业:近期部分大宗原料药的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如维生素B5/K3、咖啡因、抗生素中间体等。 维生素价格上涨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从成本角度看,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供应紧张等因素导致成本上升。 其次受国家安全环保政策、节能减排等因素影响,中间体或原料药产能受限,供给的收缩也对价格上涨有助推作用。 最后,竞争格局和厂家销售策略的积极变化也对价格产生积极影响,例如维生素K3行业集中度上升,竞争格局得到改善;泛酸钙价格因受疫情以及非洲猪瘟影响,自2020年三季度开始大幅下降,2021年基本在低价位运行所致,价格长期处于低位后,行业内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后,提价的意愿和一致性增强。 此外咖啡因、抗生素中间体受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近期表现也较为强劲。 在维生素领域,建议关注亿帆医药(泛酸钙全球市占率高)、兄弟科技(维生素K3龙头,泛酸钙产能逐步释放);同时建议关注国内咖啡因龙头企业新诺威、新华制药和科伦药业(子公司川宁生物核心品种包括6-APA、青霉素工业盐、硫氰酸红霉素等,受益较大)。 房地产行业:因城施策框架下政策力度及范围均有进一步释放预期,地产板块二季度将持续受益估值修复红利。 行业一季度各项指标均呈现下滑趋势,叠加疫情扩散对整体经济的冲击,全年经济增速目标面临的压力陡增,因此在地产供需两端的政策层面仍需进一步加码放松力度。 近期在因城施策框架下的政策出台密集度明显提升,涉及城市范围进一步延伸至部分二线城市,但总体而言宽松范围和力度仍具备较大改善空间。 同时央行、外汇管理局4月18日提出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辖区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继续加大需求端支持力度的态度,而针对供给端,在目前销售回款有限叠加融资尚未根本性改善的背景下,房企仍需更有针对性的纾困政策来应对即将面临的还债高峰。 从全局的角度来看,针对房地产的政策工具将随着经济基本面的不断探底,释放的预期将进一步提升。 建材行业:此前建材板块受需求放缓、原材料价格上行和下游地产资金影响,股价回调幅度较大。 一季度受疫情加重及物流受限影响,多数企业在需求和运输方面受到明显制约,企业业绩下滑幅度较大。 当下建材需求的压制,主要来源于经济萎靡和疫情影响,我们认为在疫情缓和后,下游需求会得到集中释放,不排除集中释放所带来的价格弹性。 推荐标的华新水泥、上峰水泥、东方雨虹、三棵树、坚朗五金和东鹏控股等。 机械行业:2022年3月中国PMI指数为49.5%,较上月回落0.7pct,PMI几项分类指数均低于临界点;2022年1-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在疫情冲击和外部地缘政治因素干扰下,制造业承压较大。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工业机器人产量数据:2022年3月工业机器人产量44322台,同比增长16.6%,1-3月工业机器人产量102496台,同比增长10.2%(1-2月同比增速29.60%),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但依然保持较高增长韧性。 军工行业:2021年报季进入尾声,申万国防军工板块已有91家上市公司公布2021年报或业绩快报,平均营收增长20.3%、平均归母净利润增长13.0%。 本周公布年报的三角防务、振芯科技、爱乐达、中兵红箭和宏达电子业绩增速超过60%。 16家上市公司公布一季报,三角防务一季度营收增速超过100%、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80%;北摩高科、爱乐达业绩增速超过40%。 26家上市公司公布一季度业绩预告,中兵红箭、振华科技预告净利润增长超过100%,派克新材、航宇科技预告净利润增长超过50%,中航沈飞、雷电微力预告净利润增长超过30%。 公用事业:国家对于煤价管控日渐升级,在市场化、法制化办法管控下,煤价有望回归合理区间。 同时《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将自5月1日起执行,火电板块反转在望。 我们维持行业“看好”的投资评级,继续看好大水电、风光运营商、清洁能源转型三条投资主线,建议重视具有良好现金流的电力运营商。 推荐华能水电、川投能源、长江电力、华能国际电力、大唐新能源等公司。 有色行业:1)工业金属:由于IMF及欧央行均下调经济增速预期,以及美联储的鹰派言论引发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外盘工业金属价格承压下跌。 对于国内,疫情干扰已出现减弱迹象,物流正逐步恢复,随着疫情影响进一步缓解,补库、复产有望提振工业金属需求、价格。 2)能源金属:在政策引导下,上海地区汽车产业链正有序复工复产,并且随着物流进一步恢复通畅,锂钴需求有望快速复苏。 3)贵金属:受美联储鹰派言论影响,美元指数逼近两年内高点,同时,俄乌谈判传来新消息,市场避险情绪降温,导致本周金价承压。 但是高通胀短期仍将持续以及俄乌局势尚不明朗,黄金仍有较高配置价值。 交运行业:4月19日,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总指挥(全体)第一次会议。 会议强调,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人民至上、聚焦重点、分类施策、规范流程、公开透明、狠抓细节”的总要求,全力以赴,共同抓好当前物流保通保畅重点工作。 我们认为,随着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落地实施,物流行业有望先于疫情发展情况实现逐步回暖,快递、快运以及其他运输企业此前中断的运输服务有望快速重启,积压的货运需求有望逐步得到满足,疫情对行业企业业绩的负面影响将得到缓解。 我们认为随着上海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疫情发展形势有望得到较快速度控制,在此情形下,我们建议关注业绩相对稳健盈利有望持续改善的标的以及估值处于底部且安全边际较好的标的。 航空:建议关注处于估值底部,受益于需求反弹的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以及经历了较大幅度回调的国内低成本航空龙头春秋航空。 机场:建议关注所在地区新增疫情逐步清零,国内需求有望快速回暖的白云机场、深圳机场。 快递:物流行业有望快速修复,建议关注时效件领域优势明显、品牌美誉度较高的顺丰控股以及市场份额稳定、受益于单价上涨的韵达股份。 铁路:建议关注成本可控,业绩稳健复苏的京沪高铁。 化工行业:4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化纤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化纤产量在全球占比基本稳定。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行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高性能纤维研发制造能力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形成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设化纤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