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金证券-煤炭行业周报:大秦线运力恢复,压降粗钢对焦煤供需影响有限-220424

《华金证券-煤炭行业周报:大秦线运力恢复,压降粗钢对焦煤供需影响有限-220424(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金证券-煤炭行业周报:大秦线运力恢复,压降粗钢对焦煤供需影响有限-220424(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动力煤:本周(4.15-4.22)秦港平仓价因大秦线事故导致阶段性反弹,22日报收1173元/吨,周度涨幅3.35%。 目前大秦线运力基本恢复,测算事故影响约500万吨运力,期间港口补库速度受一定影响。 广州港5500山西优混库提价报收1335元/吨,周变动-3.61%,年度价格中枢较去年增14.10%。 下游电厂库存持续回补。 动力煤淡季特征明显,关注供给释放速度。 ◆冶金煤:本周冶金煤价格持平,港口主焦煤22日报收3350元/吨,进口焦煤价格周度涨0.00%,进口价差维持130元/吨。 港口和终端库存去化。 山西喷吹煤价格与上周持平,报收2050元/吨。 下游维持去库。 需求端方面,22日临汾产二级焦价格报收3680元/吨,周内涨5.75%,焦炉开工率77%,较上周增1.3个百分点。 焦化厂焦炭库存和港口焦炭库存水平降低,钢厂焦炭库存持续下降。 钢价报收5138元/吨,本周增0.45%,唐山高炉开工率76.59%,较上周降2.57个百分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4月19日表示,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减少近3000万吨,2022年将继续开展全国粗钢产量压减工作,目标就是确保实现2022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根据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实现10.33亿吨,同比降3%;受奥运会和疫情等因素扰动,2022年一季度全国粗钢产量实现2.43亿吨,同比降10.5%。 按全年平控和按二季度至四季度平控(增速-2.68%)测算,影响焦煤的需求空间约为1500万吨。 假设全年自产焦煤4.8亿吨,进口5000万吨(同比降2000万吨),测算只有当2022年粗钢产量增速低于-5%时,焦煤才将出现过剩局面。 ◆海外市场:俄乌战争致全球煤炭贸易格局重构,我国进口煤结构分化。 地缘摩擦升级后,各国在能源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博弈,对广谱能源影响深远。 在此背景下,全球煤炭贸易格局重构的趋势几乎不可逆。 现阶段局部贸易格局变化后,海外煤炭价格的涨幅明显高于国内,3月进口煤量呈分化走势。 据海关总署消息,2022年1-3月份,累计进口动力煤1781.2万吨,同比减少1033.86万吨,下降36.73%;累计进口褐煤1980.3万吨,同比减少736.17万吨,下降27.1%;累计进口炼焦煤1225.99万吨,同比增加8.94%;累计进口无烟煤193.90万吨,同比增长2.80%。 ◆权益观点:本周煤炭板块跌9.6%,较上周有较大幅度调整。 下跌的驱动因素主要是疫情影响超预期,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下降。 从基本面看,不同煤种呈较为明显分化。 动力煤呈淡季特征,冶金煤相对平稳。 当前供给处于结构性偏紧的情况,协会口径下1-3月份累计煤炭产量仅增6%,期间仅有8个省份呈正增长,贡献主要增量的省份除晋陕蒙之外,还有新疆和贵州。 考虑到新疆和贵州离主产区相对较远,对沿海消费地影响有限,当前保供压力仍存。 全球煤炭贸易格局重塑过程中或新格局下,海外煤价易涨难跌,进口煤量收缩对国内煤炭价格可形成一定支撑,国内煤炭企业有望保持较高景气。 目前各家公司一季度业绩超出市场预期,年化测算板块动态估值仍偏低。 动力煤建议关注兖矿能源、陕西煤业、山煤国际;冶金煤建议关注平煤股份、潞安环能。 ◆信用观点:基本面改善,煤企偿债能力提升。 一级发行方面,发债主体融资改善。 二级市场方面,现阶段利差处于相对低位(与永煤事件前相当),但低等级利差分位数与中高等级呈现分化。 强资质主体可考虑在久期中寻找空间,下沉策略仍需谨慎。 ◆风险提示:价格强管控;经济衰退;供给释放超预期;海外煤价大幅下跌;其他扰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