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信达证券-金属&新材料行业:一体压铸,一触即发-220422

上传日期:2022-04-23 10:24:01 / 研报作者:娄永刚黄礼恒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信达证券-金属&新材料行业:一体压铸,一触即发-220422.pdf
大小:266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信达证券-金属&新材料行业:一体压铸,一触即发-220422

信达证券-金属&新材料行业:一体压铸,一触即发-220422
文本预览:

《信达证券-金属&新材料行业:一体压铸,一触即发-220422(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金属&新材料行业:一体压铸,一触即发-220422(34页).pdf(3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铝合金轻量化材料大幕拉开。

“双碳”目标持续推进,汽车行业节能环保需求日益迫切,各国对汽车节能和排放环保已经达成共识。

中国在二氧化碳排放目标上与全球发达国家保持一致,并通过持续提高燃油车尾气排放标准,提高轻量化减重目标,加快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速度,倒逼汽车轻量化发展。

铝合金的性能、密度以及价格等方面均具备优势,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轻量化材料。

伴随铝合金轻量化优势逐渐凸显,其在汽车中单车用量不断提高。

据IAI数据,当前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单车用铝量分别为145、173kg/辆,预计至2025年单车用铝量将分别达到230、250kg/辆,对应增幅34%、44%。

一体压铸成型工艺加速爆发。

特斯拉ModelY后底板最早采用一体压铸成型工艺。

该技术替换了传统车身制造冲压+焊接的方式,通过高压压铸机将约70个零部件一次压铸成型为2个大型压铸件,连接点由700-800个减少至约50个,可节省成本40%。

另外一体压铸工艺的落地,简化了制造流程中焊接、拼装等环节,一体压铸工艺的落地推广,可实现整车厂单位投资降低55%,车间面积缩减35%。

受益于超大型压铸机问世,当前各主机厂及主要零部件厂商均加快布局超大型压铸机。

大型压铸机加快布局叠加一体压铸成型工艺成本优势逐步显现,将加速一体压铸工艺在汽车产业链的爆发。

压铸材料或成核心壁垒。

一体压铸工艺成熟将带来免热合金材料需求快速增长。

免热处理合金不需要经过高温固溶处理和人工时效,仅通过自然时效即可获得较高的强韧性能的合金,克服了传统热处理合金易使铸件薄壁位置发生变形且成本高不适用于大型压铸机等缺点。

目前拥有材料技术企业非常少且主要集中在海外,国内立中集团拥有成熟技术。

与设备和工艺环节相比,材料端或将成为一体压铸爆发期的核心壁垒。

免热处理合金市场空间巨大。

考虑易损部件维修及保险费用,分情景假设免热处理合金用量。

悲观假设,仅运用在车身前中后底板,预计单车用量90kg;中性假设,可运用在车身前中后底板以及车身核心结构架,预计单车用量218kg;乐观假设,假如车顶及散热器也可以运用,预计单车用量230kg。

假设全球新能源汽车达3000万辆,对应渗透率43%,以上情景假设中的核心零部件免热处理合金渗透率为100%,预计乘用车(新能源+燃油)免热合金悲观/中性/乐观假设下市场空间约为1593/5030/5372亿元。

建议关注免热处理合金龙头立中集团。

公司已于2020年申请与一体化压铸成型工艺相配套的免热处理合金材料专利,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产品垄断和技术封锁,并逐步实现了该材料的市场化应用和推广。

公司免热处理合金价格较国外同类材料价格可降低15%-20%,另外公司拥有广泛且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客户市场基础,目前直接为蔚来、理想、小鹏、威马等多家新能源车企提供产品及配套服务,并完成了某国际头部新能源车企的工厂认证,后续将开展具体的项目合作。

公司与新能源汽车客户的深入合作,将为公司免热处理合金材料的产品认证和市场推广奠定基础。

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产量及需求不及预期,一体压铸成型渗透率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加速上涨抑制终端需求。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