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三全食品-002216-2021年年报暨2022年一季报点评:新品&渠道优化,盈利提升明显-220422

《中信证券-三全食品-002216-2021年年报暨2022年一季报点评:新品&渠道优化,盈利提升明显-22042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三全食品-002216-2021年年报暨2022年一季报点评:新品&渠道优化,盈利提升明显-220422(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Q4公司收入增长环比提速,2022Q1受春节错位等影响增速较慢;渠道结构优化以及新品的贡献推动公司2021Q4和2022Q1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22年公司料将继续围绕新品&渠道进行布局,全年冲击股权激励收入目标76亿。 ▍2021年收入/净利润同比+0.3%/-16.5%,2022Q1同比+0.5%/+48.4%。 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69.43亿元、同增0.3%,净利润6.41亿元、同降16.5%。 其中2021Q4实现收入18.64亿元、同增8.2%,净利润2.55亿元、同增29.4%。 2022Q1公司实现收入23.43亿元、同增0.5%,净利润2.61亿元、同增48.4%。 ▍传统品类高基数下放缓,面点&涮烤品类快速增长。 2021年自二季度开始随着基数影响逐步缓解、公司产品持续创新,公司销售收入逐季提速。 分品类来看,①2021年公司速冻米面制品实现收入60.32亿元、同降3.2%(2021H2同增2.2%),其中传统优势品类(汤圆/水饺/粽子)实现收入42.13亿元、同降8.1%(2021H2同降3.3%),主要系2020年受益疫情基数较高;点心及面点类实现收入18.19亿元、同增10.37%(2021H2同增14.7%)。 ②涮烤类速冻调理制品实现收入7.46亿元、同增25.7%(2021H2同增9.0%),延续较快增长趋势。 ③冷藏及短保类产品实现收入1.23亿元、同增40.2%。 分渠道看,由于2020年疫情下B&C渠道基数差异较大,导致2021年增速的不同。 2021年公司零售等市场实现收入57.30亿元、同降3.8%,餐饮市场实现收入11.71亿元、同增24.6%。 2022Q1受春节错位等因素影响,公司收入同比增长0.5%。 ▍产品优化&精细管理推动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21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2.7PCTs,主要系低毛利的餐饮渠道占比提升、公司内部经销渠道占比提升以及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 销售费用率同降1.4PCTs,主要系公司渠道结构优化以及新兴渠道增长所致,其中人员经费、市场费用占收入比重分别下降0.9/0.6PCT。 管理费用同降0.5PCT,主要系人员薪酬及经费变动所致。 同时投资净收益同比减少1.15亿,综合导致2021年公司净利率同比下降1.9PCTs至9.2%、扣非净利率同比微降0.3PCT。 2022Q1公司毛利率同增2.4PCTs,销售费用率同降1.8PCTs,导致净利率同增2.6PCTs至11.1%,我们认为主要系:①公司渠道结构优化持续显效;②公司供应链优化;③产品结构优化,高盈利新品贡献;④猪肉等原材料价格处于低位。 ▍持续推动产品创新&渠道优化,冲击全年股权激励目标。 过去几年,公司持续推进内部改革,实现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2022年我们认为公司在过去基础上,着力推动新品的开发和新渠道的布局。 产品方面,公司于近期推出了微波炒饭,后续我们判断会有更多新品持续推出,从而保障公司规模的持续扩张以及较高的盈利能力;渠道方面,2021年公司持续推进直营&经销渠道转化,充分发挥经销渠道优势,2021年直营渠道收入占比降至23%(2020年占比28%)。 基于此,2022年公司有望冲击股权激励目标收入76亿(对应增速9.5%)。 ▍风险因素:渠道扩张及新品表现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食品安全问题。 ▍投资建议:综合考虑公司新品&渠道调整的成效以及股权激励费用支出,调整2022-2023年EPS预测至0.80/0.89元(原预测为0.77/0.86元),新增2024年EPS预测0.97元。 参考可比公司安井食品、千味央厨估值(分别对应2022年36/32倍PE)以及公司未来几年预测增速,给予公司2022年29倍PE,对应目标价23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