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资信-银行业2022年第1期:银行业季度观察报-220422

《联合资信-银行业2022年第1期:银行业季度观察报-220422(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合资信-银行业2022年第1期:银行业季度观察报-220422(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银行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信贷资产质量趋于改善,资本水平稳步提升。 展望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发展,预计2022年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将保持合理充裕,但疫情反复影响下资产质量变化情况仍需关注。 关注:1.2021年12月以来,1年期和5年期LPR均有所下降,引导实际贷款利率下行,同时考虑到疫情背景下低定价水平的普惠贷款及抗疫贷款投放占比的提升,金融系统逐步向实体经济让利,贷款利率承压,需关注未来商业银行净息差及盈利水平的变化情况。 2.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关注类贷款占比有所下降,但在疫情反复的影响下,企业经营面临一定压力、个人还款能力下降以及资本市场违约率上升等因素影响,未来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拨备水平的变化及其对于银行盈利表现的影响仍需保持关注。 展望:1.2021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0%,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银行业整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但2022年以来,国内疫情形势有所反复,需关注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和资产质量可能带来的影响。 2.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综合运用中期借贷便利(MLF)、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投放流动性,并通过流动性管理持续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将保持合理充裕。 3.《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等监管政策的出台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更高的资本和杠杆率要求,并要求其建立资本内在约束机制,提高资本内生积累能力;此外,明确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的触发事件和损失吸收顺序,妥善推进我国G-SIBs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工具,并促进我国G-SIBs进一步向多元化、综合化经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