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天奈科技-688116-2021年年报点评,市占率提升明显,龙头加速扩产-220420

《中信证券-天奈科技-688116-2021年年报点评,市占率提升明显,龙头加速扩产-22042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天奈科技-688116-2021年年报点评,市占率提升明显,龙头加速扩产-22042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巩固全球碳纳米管龙头地位。 受益于磷酸铁锂渗透率提升、硅碳负极加速应用以及电动车快充的高确定性发展趋势,碳纳米管凭借性能优势,有望加速替代传统导电剂,预计市场空间复合增速将超60%。 公司已量产三代产品,并在积极开发单壁和寡壁碳纳米管,有望继续强化竞争优势。 此外,预计导电母粒产能将有序释放,未来将带动公司新一轮增长。 继续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2022年4月19日,公司发布2021年报:全年收入13.2亿元,同比+179.7%,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175.9%,扣非净利润2.62亿元,同比+243.30%。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9元(含税)。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收入高增,市占率大幅提升。 公司2021年收入13.2亿元,同比+179.7%,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175.9%。 公司2021年碳纳米管导电浆料销量3.3万吨,据高工锂电统计,天奈2021年国内市占率为43.4%,较2020年的32.3%提升了11.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公司的动力电池大客户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中航锂电等对碳纳米管的需求量有明显的提升。 随着动力电池装机量和碳纳米管的渗透率逐步提升,公司的市占率仍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 ▍积极扩产,巩固龙头地位。 除了现有产能,公司IPO募投项目将于今年Q2陆续投产,我们预计或将增加年产5万吨的产能,此外,公司计划在常州投建“年产50,000吨的导电浆料、5,000吨导电塑料母粒以及3,000吨碳管纯化加工”。 同时,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公司在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市设立碳纳米管及其相关复合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工厂并开展“年产8,000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生产线项目”。 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导电浆料产能或将达到15万吨。 ▍多因素推动碳纳米管行业加速渗透。 与传统导电剂相比,碳纳米管具有更好的导电性能,将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电效率,其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 往后看,1)电池提升能量密度需求强烈,碳纳米管添加量少,可间接提高能量密度,在高镍三元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均有望加速渗透;2)硅碳负极作为新一代技术预计将得到快速应用,在4680电池中有望率先添加单壁碳纳米管;3)碳纳米管提升电池快充性能,顺应电动车快充趋势。 ▍一体化竞争优势,新产品有望明年落地。 在生产工艺方面,公司掌握核催化剂、粉体、纯化和分散等核心技术;此外,公司自主开发和生产核心设备并可以持续升级改造,利于提升产品品质并降低成本。 在新产品方面,公司积极布局单壁和寡壁碳纳米管产品,其中单壁碳纳米管有望于2023年投产,我们预计公司第三代产品也有望在未来1-2年实现较高速增长,将带动产品均价和盈利能力双重提升。 ▍风险因素:全球碳纳米管渗透率不及预期;公司第四代和第五代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硅碳负极的应用进度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公司竞争力下降。 ▍投资建议:天奈科技是全球碳纳米管龙头企业。 受益于磷酸铁锂渗透率提升、硅碳负极加速应用以及电动车快充的高确定性发展趋势,碳纳米管凭借性能优势,有望加速替代传统导电剂,预计市场空间复合增速将超60%。 公司已量产三代产品,并在积极开发单壁碳纳米管,有望继续强化竞争优势。 此外,预计导电母粒产能将有序释放,未来带动公司新一轮增长。 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6.14/11.35亿元,并引入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8.07亿元。 考虑到可比公司(宁德时代、恩捷股份、壹拾通)2023年平均27倍PE,结合碳纳米管行业增速高于电池行业,以及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未来两年利润有望高速增长,给予2023年35倍PE,对应目标价171元。 继续推荐,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