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西南证券-麒盛科技-603610-盈利能力边际改善,内外销市场潜力可期-220419

研报附件
西南证券-麒盛科技-603610-盈利能力边际改善,内外销市场潜力可期-220419.pdf
大小:88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西南证券-麒盛科技-603610-盈利能力边际改善,内外销市场潜力可期-220419

西南证券-麒盛科技-603610-盈利能力边际改善,内外销市场潜力可期-220419
文本预览:

《西南证券-麒盛科技-603610-盈利能力边际改善,内外销市场潜力可期-220419(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证券-麒盛科技-603610-盈利能力边际改善,内外销市场潜力可期-220419(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业绩摘要: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29.7亿元,同比增长31.3%;实现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3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14.6%;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27.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406万元,同比增长14.3%。

收入较快增长,全年盈利能力保持稳健。

Q4毛利率改善,全年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2021年公司年度综合毛利率为35.5%(-2.5pp)主要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全球集装箱短缺运费成本达到高点、且报告期内400万张智能电动床项目(一期)投产折旧增加。

2021年7月对客户统一提价后公司毛利率明显改善,单Q4毛利率达到38.3%(+3.1pp)。

2021年公司智能电动床毛利率为36.3%(-2.7pp),床垫毛利率为36.6%(-4.5pp),配件及其他产品毛利率为21.2%(-5.1pp)。

费用率方面,2021年公司整体费率为22.5%(-2.6p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9.1%(-0.5pp)/7.4%(-0.6pp)/4.8%(-0.4pp)/1.2%(-1pp)。

综合来看,2021年公司净利率为12%,同比基本持平。

此外,2021年末公司存货7.9亿元,同比增长70.9%;应收账款4.8亿元(+14.6%),主要是海运紧张导致出货速度放缓所致。

2021年公司经营性现金净额为1.5亿元(+180.7%),现金流同比改善。

电动床海外需求释放,渗透率稳步提高,国内市场潜力可期。

2021年公司电动智能床/床垫/配件收入分别为26.2亿元(+33.7%)/1.2亿元(+4%)/1.3亿元(+18%)。

分地区来看,2021年公司境外/境内收入分别为27.5亿元(+32.5%)/1.3亿元(+9.3%)。

根据ISPA数据,2021年美国智能电动床销量渗透率约为13.9%(+0.4pp),随着家具智能化的普及和消费习惯的转型升级,智能电动床市场空间充分。

2021年受益于疫情后居家时间延长及美国地产销售景气,美国家具需求激增,公司主要大客户TSI(泰普尔-丝涟)2021财年收入同比增长34.1%。

2021年公司与泰普尔国际续签3年期电动床产品制造和供货协议,2019-2021年公司对第一大客户TSI的销售占比分别为41.8%、47.2%及49.7%,短期内公司与主要大客户合作关系稳固。

此外2021年内公司与Garmin达成了全球战略合作协议,Garmin是智能手表、健身追踪和数字健康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供应商,与其建立合作代表了公司向数据应用领域进一步的拓展。

国内市场方面,目前电动床及智能床品类在国内处于起步期,目前公司主要通过酒店、地产、康养、电商等渠道加强产品认知及市场教育,预计伴随市场参与者增多,渠道日趋完善,国内市场有充分成长空间。

分渠道来看,公司以大宗渠道销售为主,电商渠道较快增长,2021年公司大宗/线上渠道收入分别为23.6亿元(+27.9%)/4.4亿元(+50.1%)。

产能稳步扩张,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2020年9月公司募投项目智能工厂已经正式投产,目前国内电动床架产能达到200万套,自动化水平极大提升,生产效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同时,为增强公司应对国际贸易风险,规避国际贸易壁垒,缩短供货周期,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并进一步拓展海外新市场,公司在越南、墨西哥也分别建立了规划产能50万套/年的工厂。

越南工厂于2019年底顺利投产,墨西哥工厂自2020年启动后已于2021年顺利投产。

2021年公司规划了二期400万张智能电动床总部项目研究中心心及生产配套厂房项目,并在2022年顺利开工,预计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00万套传感器产能及24000张电动床的数据中心服务的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2-2024年EPS分别为1.55元、1.87元、2.18元,对应PE分别为11、9、8倍。

考虑到公司下游大客户订单稳定,产能储备充分,给予2022年15倍估值,对应目标价23.2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汇率大幅波动的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新增产能项目投产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