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量化专题报告:估值运行的逻辑-220419

《国盛证券-量化专题报告:估值运行的逻辑-220419(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量化专题报告:估值运行的逻辑-220419(28页).pdf(2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1)DCF模型的原理、A股实证分析以及存在哪些局限性?2)反向DCF模型如何构建以及其适用范围是什么?3)如何基于正向DCF和反向DCF模型去研究A股不同板块估值定价的逻辑?DCF模型的原理以及相关指标的计算。 这里主要考虑二阶段增长模型,其中FCFF可以对账面净利润经过分项的调整得到。 最终价值TV可以采用永续增长模型,永续价值占比70%~80%。 折现率r采用市场wacc替代,一般在8%~12%之间。 永续增长率g一般采用通胀率3%。 另外,如果假设现金流等于净利润,那就可以从DCF模型简化得到PE估值的定价公式。 DCF模型的A股实证分析及局限性。 1)零增长模型:合理估值为10倍,符合条件包括大秦铁路和很多高速公路公司,长期估值中枢确实是在10倍上下;2)二阶段模型:实证发现预期增速越高的股票,实际估值越会明显低于DCF理论估值,背后的原因是分析师预期数据过于乐观。 DCF模型的三个变量g1,E,TV的假设与实际不符是其局限性的根本原因。 反向DCF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本文提出基于g1,n1,n2的三种类型的反向DCF模型,可以用当前实际PE水平去反推隐含增长率、股价兑现业绩年份等指标。 不同模型适用股票类型不同,例如长期优质白马股可以采用n1的反向DCF,阶段型成长股可以采用g1的反向dcf。 价值板块“低估值陷阱”现象成因。 1)银行:账面净利润存在不良贷款的风险,因此拨备覆盖率成为银行估值定价的锚;2)建筑:账面净利润也蕴含风险资产,估值定价的锚是应收账款和净利润比值;3)地产:投资者担心地产公司的永续增长能力,因此融资成本成为地产估值定价的锚。 成长板块估值定价的逻辑。 1)长期成长股:满足条件的股票一共80个,估值定价的中枢可以基于商业模式、未来增长、政策友好三个维度做评级决定,A级长期中枢35倍,E级长期中枢13倍,估值波动的节奏可以采用n1的反向dcf模型跟踪;2)阶段成长股:更关注短期利润增速g1,估值定价的中枢有peg=1和目标市值空间两种方法,本质上都是来源于DCF,估值波动的节奏核心因素是短期业绩超预期还是低于预期。 风险提示:模型根据历史数据构建,未来存在失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