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万年青-000789-2021年年报点评:水泥业务增长稳健,混凝土业务盈利改善-220419

《中信证券-万年青-000789-2021年年报点评:水泥业务增长稳健,混凝土业务盈利改善-22041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万年青-000789-2021年年报点评:水泥业务增长稳健,混凝土业务盈利改善-22041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42.05亿元,同比增长13.37%,其中水泥业务和混凝土业务分别实现增长12.28%和9.38%。 骨料和混凝土业务协同发展下,混凝土单位成本同降6.03%。 水泥和骨料的产能释放将保障公司业绩的增长潜能,技改优化和物流升级将为公司盈利中枢稳定保驾护航,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2021年业绩增长7.61%,单四季度业绩环比大幅提升。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05亿元,同比增长13.37%;归母净利润15.93亿元,同比增长7.61%。 折单四季度营业收入45.7亿元,同比增长23.88%,环比增长24.04%;归母净利润4.64亿元,同比增长1.47%,环比增长53.67%,主要因为年底能耗双控导致供给收缩,水泥价格环比涨幅达30%左右。 ▍水泥混凝土营收实现双增长,产销水平优于行业平均。 公司水泥业务实现营收83.59亿元,同比增长12.28%;混凝土业务实现营收28.74亿元,同比增长9.38%;两项业务营收均超过2019年水平。 2021年公司水泥产量2469万吨,同比增长2.45%,产销比99.28%,产量增长来源于2021Q4第二条产线5100t/d顺利投产;混凝土产量625.34万方,同比增长10.72%,产销比100.15%。 水泥和混凝土业务产销增速均优于行业平均。 从单位价格来看,2021年公司水泥熟料平均售价为302.01元/吨,同比增长11.29%;单位成本196.94元/吨,同比增长16.24%,主要由于煤炭成本涨幅过高;毛利率同比下降2.78pcts至34.79%。 混凝土平均售价为458.95元/方,同比微降3.94元/方;单位成本329.53元/吨,同比下降6.03%;毛利率同比上升3.95pcts至28.20%。 ▍技改升级+物流整合或持续降本增效。 煤炭方面,公司与多家煤炭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煤炭直供量超过80%,且全年实现熟料标准煤耗同比下降1.76千克/吨;电力方面,公司已投运的余热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80.30MW,全年余热发电量达5.36亿千瓦时,且实现熟料标准电耗同比下降4.14千瓦时/吨,将持续稳定熟料生产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公司骨料生产基地陆续投产,截至2021年末,骨料年产能达900万吨,自产骨料供应降低混凝土原材料成本。 公司同步发展现代物流,2021年公司旗下赣州物流公司取得赣州市首张网络货运平台、无船承运资质并上线运行,有利于整合公司运输资源,提高原材料及产品运输效能,或将降低公司物流成本。 ▍产能释放优化产能布局、提供增长动能。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熟料、水泥年产能分别为1486万吨、2600万吨,骨料年产能900万吨,混凝土年产能1975万方。 2020年募集资金10亿元投资一条6600d/t(新建)和两条5100t/d(易地技改环保搬迁)熟料水泥产线。 6600t/d产线已投产并于年内实现收益1.24亿元;截至报告期末,两条易地搬迁产线工程进度达74.93%,实现年内收益4812万元,据江西省工信部公告,公司用于置换的310万吨年产能产线已全部退出,我们判断两条产线将于2022年上半年完成建设并于年内达产,优化公司水泥业务产能布局。 公司年产能300万吨和200万吨的骨料项目工程进度分别达89%和95%,我们预计将于年内全部投产并进一步降低混凝土原材料成本,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为公司效益增长提供动能。 ▍风险因素:地产及基建需求不及预期;新增产能释放过多,行业竞争恶化;新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结合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及公司经营规划,我们调整公司2022/23年EPS预测为2.22/2.53元(原预测为2.97/3.37元),新增2024年EPS预测2.71元。 考虑到行业可比公司估值(主要为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冀东水泥,可比公司2022年平均估值7-8XPE)及公司历史估值水平(平均8XPE),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PE8x,对应目标价18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