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铂科新材-300811-碳中和助力公司发展,芯片电感打开第二成长空间-220418

《华西证券-铂科新材-300811-碳中和助力公司发展,芯片电感打开第二成长空间-220418(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证券-铂科新材-300811-碳中和助力公司发展,芯片电感打开第二成长空间-220418(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概述公司披露2021年报,其中实现营业收入7.5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亿元。 分析判断:碳中和助力公司业绩持续向好报告期内,光伏发电、变频空调、数据中心等传统优势应用领域保持较高景气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储能等增量应用领域开始进入快速成长期,公司基于多年的前瞻布局,凭借领先的性能、成本及产能优势,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金属磁粉芯行业的市场领先地位。 公司作为逆变器核心原材料供应厂商,从“铁硅1代”金属磁粉芯逐步升级完善,建立了一套覆盖5kHz~2MHz频率段应用的金属磁粉芯体系,可满足众多应用领域的性能需求,牢牢抓住终端用户。 但公司毛利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主要原因为为原材料成本价格上涨。 公司已经做出积极应对方案,一方面通过提价转移成本,同时公司不断推出新一代材料帮助客户优化其成本。 2021年推出全新铁硅系列产品NPC,作为面向碳化硅时代的新磁性材料,NPC系列不仅提升了直流叠加特性,同时优化了磁芯损耗,为电源模块节省铜线、提升效率做出积极贡献。 ?开拓芯片电感市场,构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以GPU供电为例子,通常GPU需要BUCK供电,工作电压为1.2V(随着工艺节点提高而降低),满载功率大概需要150W左右,这就意味着电流需要达136A左右。 在这种场景下,外围元件损耗占比较大。 如果使用金属软磁粉芯,由于其比铁氧体更高的磁饱和密度,可以缩小电感体积,降低铜的使用量,最终降低铜损,提高工作效率。 所以在很多消费电子领域,特别是大功率的使用应用场景,例如GPU和FPGA等的供电模块,使用粉芯要比铁氧体更有优势(损耗低),同时由于芯片工艺节点逐渐向7nm、5nm的方向演进,导致工作电压更低,电流更大,金属软磁粉芯的应用场景会更多。 目前公司已经和英伟达、英飞凌、AMD和华为等厂商开展进一步合作,产品进行送样阶段。 2021年6月10日,公司与英飞凌签署《系统开发合作伙伴协议》,双方将基于公司的金属磁粉芯、芯片电感元件等产品与英飞凌的半导体产品进行组合,通过共同开发的方式,完成芯片电感赛道的战略布局。 同时,公司与英伟达、AMD达成合作,将为两家公司供应GPU芯片电感。 未来随着元宇宙、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应用的兴起,GPU的使用量将持续加大,公司作为潜在GPU板卡供应商,未来将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