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精达股份-600577-2021年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疫情利空出尽迎深蹲起跳-220419

《中信证券-精达股份-600577-2021年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疫情利空出尽迎深蹲起跳-22041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精达股份-600577-2021年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疫情利空出尽迎深蹲起跳-22041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5亿元,同比+31.1%,符合预期。 全年实现电磁线产销分别为31.69万吨和31.44万吨,超额完成出货目标。 短期看公司受益复工复产,中长期看公司新材料端布局巩固公司竞争力。 考虑2022年公司收购精达里亚合资工厂落地以及国产化原材料降本,上调2022/2023年净利润预测至8.09/10.82亿元(原预测值7.68/9.52亿元),新增2024年净利润预测为13.31亿元,考虑公司未来三年年均25%的净利润增速预测,按PEG=1给予公司2022年25xPE估值,对应目标市值202亿和目标价10.1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4月18日晚发布2021年年报,对此我们点评如下:▍2021年归母净利润5.5亿元,同比+31.1%,符合预期。 2021年公司营收183.3亿元,同比+47.3%;归母净利润5.5亿元,同比+31.1%,归母净利率3.0%,同比-0.4pct;扣非归母净利润5.1亿元,同比+39.9%。 分季度看,2021Q4单季度营收46.7亿元,同比+29.2%,环比-1.9%,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8.9%,环比-12.9%,Q4归母净利率为2.7%,较上年同期-0.5pct。 单四季度业绩环比下降主要系原材料成本上涨,电动工具领域出货量减少。 ▍克服多种不利因素,超额完成出货目标。 面对材料涨价、海运困难、能源双控、货币升值等不利因素,2021年全公司产品实现生产和销售总量分别为31.69万吨和31.44万吨,超额完成出货目标。 2021年公司分产品情况如下:1)特种电磁线产品产量24.5万吨(同比+16.8%);销量24.3万吨(同比+16.5%)。 其中扁平电磁线销量1.05万吨(同比+98.5%),新能源扁平电磁线约6,000吨。 2)负责特种导体业务的子公司恒丰特导业绩大幅提升,净利润同比+78.1%,出货量约4,000~5,000万吨。 3)汽车电子线生产量6.2万吨(同比-2.4%),销售量6.1万吨(同比-3.5%)。 ▍期间费用控制较好,加大研发投入。 2021年公司单吨毛利4416.7元,同比-40.4%,预计主要系原材料成本上涨。 2021年公司期间费用3.9亿元,单吨期间费用1255.3元,同比-45.6%;单吨净利762.8元,同比-6.1%。 期间费用控制较好,有望支持单吨净利回升。 其中单吨销售费用258.4元,同比-43.9%;单吨管理费用(不含研发)512.2元,同比-50.8%;单吨财务费用484.6元,同比-39.7%。 此外,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尤其在新能源、电机、光伏等领域持续布局,2021年研发费用(研发总投入)1.8亿元,同比+20.7%。 ▍短期受益复工复产,中长期看公司新材料端布局。 公司系特斯拉上海工厂扁线独供,上海特斯拉工厂停工,叠加安徽铜陵的铝线工厂出现疫情,公司的基本面承压。 目前铜陵铝线工厂已经复产,下游大客户复产也出现了预期拐点,公司利空因素已经出清。 另一方面,公司布局电磁线所需的绝缘漆、铜杆等上游材料,实现国产化降本,利润提升可期,竞争力持续强化。 ▍风险因素:下游客户销量不及预期;扁线电机渗透率不及预期;公司航天、军工订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公司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5亿元,同比+31.1%,符合预期。 全年实现电磁线产销分别为31.69万吨和31.44万吨,超额完成出货目标。 短期看公司受益复工复产,中长期看公司新材料端布局巩固公司竞争力。 考虑2022年年初公司收购精达里亚合资工厂落地,以及国产化原材料降本,上调2022/2023年净利润预测至8.09/10.82亿元(原预测值7.68/9.52亿元),新增2024年净利润预测为13.31亿元,考虑公司未来三年年均25%的净利润增速预测,考虑公司业务多样性以及新能源车扁线、特种导线业务双轮驱动的特殊性,我们认为A股不具备可参考的公司,故选取PEG方法估值。 按PEG=1给予公司2022年25xPE估值,对应目标市值202亿和目标价10.1元/股,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