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硅宝科技-300019-2022年一季报点评:原材料涨价业绩短期承压,新增产能释放未来可期-220418

《中信证券-硅宝科技-300019-2022年一季报点评:原材料涨价业绩短期承压,新增产能释放未来可期-22041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硅宝科技-300019-2022年一季报点评:原材料涨价业绩短期承压,新增产能释放未来可期-22041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4月15日晚,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70亿元(同比+86.7%);实现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50.9%);实现扣非后净利润0.40亿元(同比+61.3%)。 受一季度原材料涨价影响、华东地区疫情影响,公司业绩有所承压。 全年来看,随着上游原材料新增产能逐步释放,我们预计原材料价格将趋于稳定。 长期来看,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短期业绩有所承压。 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度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6.70亿元(同比+86.7%);实现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50.9%);实现扣非后净利润0.40亿元(同比+61.3%)。 ▍1Q22公司毛利率同比-6.5pcts,主要是受到原材料涨价及运费项目调整影响。 1Q22公司毛利率为15.7%,同比-6.5pcts,环比-7.4pcts,主要是由于原材料涨价、华东地区疫情影响以及运费项目调整。 分产品来看,我们预计建筑用胶毛利率在13%左右,光伏用胶毛利率在15%左右,其他工业类用胶(不含光伏)毛利率在25%左右,硅烷偶联剂毛利率在20%左右。 ▍费用率同比-6.5pcts,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费用率方面,公司Q1费用率为7.4%,同比-6.5pcts,环比-1.7pcts,主要是由于公司收入提升。 其中销售费用率为2.7%,同比-1.1pcts,主要是由于运费支出的当期确认计入了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率为2.0%,同比-2.1pcts,主要是由于营业收入提升;研发费用率为3.1%,同比-2.3pcts;财务费用率为-0.3%,同比-1.0pct,主要是由于利息收入增加。 Q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1.90亿元,同比-259.52%,主要是由于购买原材料付现比例提升。 ▍4月原材料价格逐步企稳,全年新增125万吨DMC单体产能将缓解供需紧张格局。 根据百川咨询,截至4月15日,4月DMC市场均价为27750元吨,与1Q22均价33410元/吨相比,降幅明显。 新增产能方面,随着新增DMC产能,包括来自云南能投(单体产能20万吨,已投产)、恒星化学(单体产能20万吨,已投产)、东岳硅材(单体产能30万吨,已投产)、合盛硅业(单体产能40万吨,预计2022年中投产)、中天化工(单体产能15万吨,部分已投产)的放量,我们认为2022年全年DMC供需格局紧张的局面将得到一定缓解。 ▍胶类产品稳步推进,锂电材料未来可期。 短期来看,预计公司在2022/2023年的增量来自于前期募投项目10万吨/年密封胶中剩余6万吨/年密封胶的持续建设、子公司拓利科技2万吨电子电器/电力用胶的逐步放量,以及硅烷偶联剂业务的扩产。 长期来看,我们预计公司前期投资的1万吨/年硅碳负极材料与4万吨/年锂电材料粘合剂将加速释放,并充分受益电池行业高端需求的快速提升。 ▍风险因素:1)行业竞争格局恶化;2)原材料价格上涨;3)下游房地产景气程度不及预期;4)公司进入工业用胶领域遇阻;5)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6)局部地区疫情影响下游需求。 ▍投资建议:2022年一季度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业绩受到一定压制,但近期随着原材料价格回落,公司2022年全年业绩具备高弹性,长期来看,公司在建筑胶行业的龙头地位稳固,未来需求增长前景明朗;在工业胶领域持续突破中,下游光伏、电子、汽车等行业蓬勃发展处于增量阶段;长期来看,进军硅碳负极及锂电专用粘合剂业务亦为公司提供了全新的增长点。 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86/5.02/6.44亿元,对应EPS0.99/1.28/1.65元,我们选取可比公司回天新材、确成股份、新亚强等有机硅下游产品、胶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