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德赛西威-002920-2021年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自驾业务高速成-220415

文本预览:
德赛西威(002920) 事件概述:4月14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期间实现营业收入95.69亿元,同比增长40.75%;实现归母净利润8.33亿元,同比增长60.75%;实现扣非后净利润8.21亿元,同比增长77.7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42亿元,同比增长91.86%。 自动驾驶产品陆续量产,业务有望持续放量。报告期内,公司自动驾驶业务实现营收达13.87亿元,同比增长95%,在业绩高增的背后,各项产品均有明显斩获。其中,传感器:摄像头年度出货超1000万颗,ADAS摄像头已获多个车厂定点;77GHz毫米波已规模化量产,并完成了新一代AK2超声波雷达的开发设计;5G和V2X产品实现国内首次供货;控制器:IPU01年销量超过百万套;IPU02已获多家车厂定点,并在21年底实现量产供货;IPU03在P7、P5实现大规模供货;IPU04已获得多个订单,包含如上汽、理想、高合等传统自主品牌客户和新造车势力。 智能座舱量价提升,公司已斩获明显优势。根据汽车之家的预测,车载娱乐系统的渗透率将从2021年92%,至2025年形成标配,我们预计公司智能座舱业务将持续加速,并从中高端延伸至中低端车型,覆盖更多车型。同时,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智能座舱单体价值量从1500元左右攀升至9000元左右,其价值量不断提升。公司与高通合作的“一芯多屏”产品已率先量产,并且为新客户一汽丰田、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主机厂多款平台化车型配套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产品陆续进行规模化配套量产,结合单体价值量的提升,公司业绩或将得到长续稳定的保证。报告期内,公司智能座舱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8.93亿元,同比增长33.52%。其中,大屏化产品业务规模快速提升,显示模组及系统业务营收规模超100%增长,液晶仪表业务继续攀升,获得多家主机厂项目定点。 依托高毛利率产品的规模化量产和供应链能力,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明显。在收入端,我们判断,在依托高毛利率产品IPU03的规模化量产下,带动了自动驾驶业务整体毛利率快速提升,达到20.78%,同比增长9.94pct;在成本端,在缺芯及原材料上涨的背景下,公司为应对供应市场的波动,积极布局并大幅购买原材料以应对风险,根据年报披露,期末存货余价值达20.3亿元,较期初增长85%。因此,即使行业影响依旧,但公司产品毛利率却仍能呈现逆势上涨,达到24.60%,同比增长1.21pct。我们预计,在公司积极备货基础上,随着缺芯的缓解,以及IPU03/04陆续规模化量产,公司产品毛利率或仍将保持上升趋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73/15.75/21.0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2/23年PE分别为48/35倍。我们认为,公司客源优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卡位优势明显,故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车市波动影响;供给恢复不及预期;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民生证券-德赛西威-002920-2021年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自驾业务高速成-220415(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德赛西威-002920-2021年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自驾业务高速成-220415(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民生证券《2021年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自驾业务高速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德赛西威(002920) 事件概述:4月14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期间实现营业收入95.69亿元,同比增长40.75%;实现归母净利润8.33亿元,同比增长60.75%;实现扣非后净利润8.21亿元,同比增长77.7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42亿元,同比增长91.86%。 自动驾驶产品陆续量产,业务有望持续放量。报告期内,公司自动驾驶业务实现营收达13.87亿元,同比增长95%,在业绩高增的背后,各项产品均有明显斩获。其中,传感器:摄像头年度出货超1000万颗,ADAS摄像头已获多个车厂定点;77GHz毫米波已规模化量产,并完成了新一代AK2超声波雷达的开发设计;5G和V2X产品实现国内首次供货;控制器:IPU01年销量超过百万套;IPU02已获多家车厂定点,并在21年底实现量产供货;IPU03在P7、P5实现大规模供货;IPU04已获得多个订单,包含如上汽、理想、高合等传统自主品牌客户和新造车势力。 智能座舱量价提升,公司已斩获明显优势。根据汽车之家的预测,车载娱乐系统的渗透率将从2021年92%,至2025年形成标配,我们预计公司智能座舱业务将持续加速,并从中高端延伸至中低端车型,覆盖更多车型。同时,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智能座舱单体价值量从1500元左右攀升至9000元左右,其价值量不断提升。公司与高通合作的“一芯多屏”产品已率先量产,并且为新客户一汽丰田、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主机厂多款平台化车型配套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产品陆续进行规模化配套量产,结合单体价值量的提升,公司业绩或将得到长续稳定的保证。报告期内,公司智能座舱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8.93亿元,同比增长33.52%。其中,大屏化产品业务规模快速提升,显示模组及系统业务营收规模超100%增长,液晶仪表业务继续攀升,获得多家主机厂项目定点。 依托高毛利率产品的规模化量产和供应链能力,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明显。在收入端,我们判断,在依托高毛利率产品IPU03的规模化量产下,带动了自动驾驶业务整体毛利率快速提升,达到20.78%,同比增长9.94pct;在成本端,在缺芯及原材料上涨的背景下,公司为应对供应市场的波动,积极布局并大幅购买原材料以应对风险,根据年报披露,期末存货余价值达20.3亿元,较期初增长85%。因此,即使行业影响依旧,但公司产品毛利率却仍能呈现逆势上涨,达到24.60%,同比增长1.21pct。我们预计,在公司积极备货基础上,随着缺芯的缓解,以及IPU03/04陆续规模化量产,公司产品毛利率或仍将保持上升趋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73/15.75/21.0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2/23年PE分别为48/35倍。我们认为,公司客源优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卡位优势明显,故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车市波动影响;供给恢复不及预期;业务进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