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2022年3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总量强但结构弱,宽信用仍需注重结构调整-220412

《中诚信国际-2022年3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总量强但结构弱,宽信用仍需注重结构调整-22041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国际-2022年3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总量强但结构弱,宽信用仍需注重结构调整-220412(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宽信用政策效果显现,社融总量环比增长近三倍。 2022年3月,新增社融4.65万亿,是上月1.19万亿的3.9倍,相比去年同期值增加1.3万亿。 社融增量扩张拉动下,3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0.6%,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 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3.13万亿,同比多增1.27万亿;政府债券净融资7052亿元,同比多增3921亿元;表外融资增加133亿元,同比多增4262亿元。 从季度看,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77万亿元,其增量主要来自于人民币贷款增加以及政府债券净融资增加,上述两项分别同比多增4258亿元与9238亿元。 一般而言,因信贷投放以及财政支出节点具有一定季节性,社融统计的季节性特征突出,一般在每年1季度的首月和末月以及二三四季度的末月增量较大。 但是,今年一季度社融规模新增幅度已超出季节性,且高于2020年一季度的特殊情形,其中政府债券融资扩大起到重要作用,若剔除政府债券净融资,3月末社融存量增速将从当前10.6%下降至10.3%。 政府债券及人民币贷款新增规模较大体现了宽信用政策的效果已有所显现,随着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前置,今年前3个月政府债券融资始终保持较大增幅,后续基建对于投资的支撑作用或将持续显现。 疫情反复及预期转弱影响犹存,企业贷款结构总体偏弱。 3月企业信贷新增2.48万亿,同比多增8800亿,其中企业短期贷款8089亿,同比多增4341亿,票据融资3187亿元,同比多增4712亿,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依然是企业信贷扩张的主因。 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34万亿,同比仅多增148亿。 3月住户部门短期贷款为3848亿,同比少减1394亿;中长期贷款为3735亿,同比减少2504亿。 从季度数据看,一季度企业信贷新增7.08万亿,同比多增约1.7万亿,但其中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却同比少增5200亿元,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比重也从上年一季度的58.3%下降至47.4%。 一季度居民户新增信贷则同比少增1.3万亿。 以上数据表明,企业对于中长期经济增长的预期依然不够乐观,企业融资需求中因疫情反复下的刚性支出压力不减带来的影响较大;居民消费意愿依然偏弱,并且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和需求依然处在疲软的状态。 因此从贷款结构来看,政策性因素带来的信用扩张效果正在显现,但市场性因素带来的信用扩张幅度较弱,经济内生动能修复受疫情反复影响较大。 预防性储蓄增加M2回升,M2与M1剪刀差边际走阔。 3月,M2同比增长9.7%,较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升0.3个百分点。 M1同比上升4.7%,与上月持平,同比降低2.4个百分点。 3月新增居民存款2.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8万亿,或表明3月疫情多地扩散带来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有所增强。 新增企业部门存款2.6万亿,较去年同期降低0.8万亿元,或表明家庭消费支出偏弱,从而带来存款从家庭转移到企业的规模降低。 新增财政存款为-8425亿元,表明财政支出力度正在加快,宽信用稳信贷措施正在落地。 3月M2-M1剪刀差延续边际走阔,或表明市场活跃度依然偏低。 社融增速或将稳中有升,但应注意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整功能。 3月社融数据体现出总量强、结构弱的特征,在今年财政前置、专项债加快发行的背景下,政策性因素对于稳增长的支撑意愿和支撑力度无需怀疑,也不排除后续继续降准降息的可能,但预期转弱延续或带来社融结构的恶化,从而带来经济增长结构的失衡。 后续看,一方面,宽信用政策大概率仍将持续扩内需,特别是基建投资对于经济的托底作用将持续显现。 另一方面,房地产政策可能会延续放松态势,特别是允许各地因城施策适当调整当地融资与供地政策。 此外,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整功能或将更加凸显,特别是增加定向调控力度,直达实体企业的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或将更加频繁,以持续加大对于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综合来看,随着宽信用稳基建的政策效果显现,以及对于微观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社融增速或将稳中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