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宏观经济深度报告:俄乌冲突对中国经贸的影响分析-220414

《中银国际-宏观经济深度报告:俄乌冲突对中国经贸的影响分析-220414(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国际-宏观经济深度报告:俄乌冲突对中国经贸的影响分析-220414(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俄乌冲突可能是21世纪以来最大的地缘政治事件,对中国经贸的影响不可小觑。 本文结合克里米亚危机经验和当前经贸形势,从大宗商品、贸易管道、资本流动、金融市场和心理管道,分三种情景讨论俄乌冲突的整体和结构性影响。 虽然克里米亚危机持续较短,但是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至今仍未取消。 俄罗斯为了提高对未来进一步制裁的抵御能力,对自身金融和经济结构进行大幅调整,包括降低外债去杠杆、持续贸易和金融账户双顺差、提高外储多元化、囤积关键零部件和加强与非西方国家的贸易联系等。 一连串的制裁与反制裁导致俄罗斯经济增长中枢在2014年以后显著下行。 俄乌冲突对中国的直接影响较为有限,但间接影响不容轻视。 欧央行、美联储、OECD、IMF和联合国贸发会等国际组织均下调了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 虽然中国与俄罗斯能够实现贸易互补,但是冲突的不确定性和俄罗斯的经济衰退难以在短期内显著提振中国的贸易大盘。 而大宗商品价格暴涨、通胀风险上行、主要央行的“鹰派”升温、舆论博弈激化和金融市场动荡均不利于2022年国内求稳的要求。 不过,西方国家将金融工具“武器化”,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国际化。 俄乌冲突对中国的长期战略规划影响深远。 经济上,中国需要加速构建以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格局,坚持发展和做好自己的事;金融上,中国应继续坚持安全与开放并举,积极提高国际互信,完善与国际接轨的金融基础建设;科技上,中国既要依靠自身发展突围,也要加大国际交流学习。 只要不是突然断裂,经济金融体系都可以自发调整和适应。 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化可能会逐渐演变成区域化,中国的目标是构架区域之间的交流桥梁,避免非理性行为出现。 风险提示:俄乌冲突高度不确定,西方国家非理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