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2022 年一季度信用风险的四个特征-220413

《安信证券-2022 年一季度信用风险的四个特征-220413(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2022 年一季度信用风险的四个特征-220413(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特征一:整体来看,债券违约、展期和评级下调数量有所回落。 (1)2022年一季度共新增首次违约主体9家,环比减少10.0%,同比持平。 其中美元债新增违约主体数量较多,共7家,占比77.8%。 (2)一季度新增债券展期主体7家,环比回落53.3%,同比增加75.0%。 新增展期主体也集中于美元债,占比71.4%。 (3)从评级调整来看,2021年6月以来,信用债评级下调数量持续处于高位,其中2021年6月-7月以及四季度为评级下调高峰。 今年一季度,境内评级下调数量有所回落,共72家次,环降42.9%,同降35.1%;境外评级下调环比回落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共99家次,环降44.4%,同增65.0%。 特征二:地产是债券违约、展期、评级下调的高发区。 (1)2022年一季度新增违约主体中,7家为房地产企业,占比77.8%,包括2月阳光城美元债未在豁免期内支付利息而触发实质违约,其母公司阳光集团境内债未支付本息构成实质违约;3月大发地产、禹洲集团、国瑞置业、祥生控股等美元债触发实质违约。 非地产板块只新增2家违约主体,均为前期债务问题已有所发酵的主体,包括渤海租赁和工大高新。 (2)除违约外,房地产行业债券展期频发。 2022年一季度新增债券展期主体7家,均为房地产企业。 (3)评级下调房地产行业占比最高。 2022年一季度发债主体境内、外评级下调(含展望负面)分别达到72家次、99家次,其中境内评级下调房地产行业占40.0%,比排名第二的建筑行业高10.8pct;境外评级下调房地产行业占比达到83.7%。 特征三:地产风险有向产业链企业蔓延的迹象。 2022年一季度建筑行业境内主体评级下调(含展望负面)达到19家次,数量仅次于地产,占境内评级下调总数的29.2%。 其中较多为房建类企业,受房企流动性压力扩散影响,工程款回收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特征四:少数城投涉及评级下调,集中于弱财力或高债务区域。 2022年一季度城投企业负面舆情相对较少,不涉及债券违约或展期,少数城投主体评级被下调,包括柳州东通投资、兰州建投、云南水务、遵义国资、遵义道桥等,集中于弱财力或高债务区域。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不完整、信用风险演化超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