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证券-3月进出口数据点评:价格因素提振出口,进口转负提振顺差-220413

《西部证券-3月进出口数据点评:价格因素提振出口,进口转负提振顺差-220413(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证券-3月进出口数据点评:价格因素提振出口,进口转负提振顺差-220413(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3月,我国出口(以美元计)同比增长14.7%,1-2月为16.3%;进口(以美元计)同比增长-0.1%,1-2月为15.5%;贸易差额为473.8亿美元,1-2月为1159.5亿美元。 出口弱于去年同期但高于季节性,但下行压力增大。 以美元计价,我国3月出口增速较2月上升8.5个百分点,弱于历史同期但略高于季节性。 3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指数53%,全球制造业保持温和复苏态势,对出口韧性形成支撑,但复苏动能有所回落,预计未来对出口的拉动作用将边际减弱。 此外,随着海外生产进一步恢复,我国出口份额面临放缓压力。 出口增速拉动因素进一步由“增量”转向“涨价”。 2021年我国79%的出口由增“量”拉动,21%为涨“价”贡献。 去年Q4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芯片短缺等形势导致“涨价”因素在出口贡献权重不断上升。 今年1月、2月我国出口价格因素的贡献度继续上升,分别达到47.5%和238.8%。 2月末俄乌冲突爆发,大宗商品等原材料进口价格进一步上涨,预计将进一步抬升我国出口企业生产成本和产品销售价格,3月价格因素对出口的拉动或继续强化。 进口增速转负,衰退式顺差特征渐显。 3月进口同比增速较2月回落10.5个百分点至10.4%。 俄乌冲突对我国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进口造成冲击、其带来的原油价格飙升也会增加我国进口的原油及其他产品成本,叠加疫情掣肘内需导致进口需求下降,我国贸易表现逐渐呈现衰退式顺差特征。 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增速回落,国别表现分化。 3月农产品保持高增速,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增速继续下行。 分国别来看,对美国的出口增速为16.7%,前值13.7%;对欧盟的出口增速为23.3%,前值24.0%;对东盟的出口增速为12.3%,前值13.3%;对日本的出口增速为8.3%,前值7.4%。 预计出口增速将逐季回落。 从一季度贸易数据来看,出口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速,但往后看,我们认为出口增速大概率逐季回落。 1)消费品出口回落压力大。 一方面,海外“宅”经济需求减少,后续美国补库对消费品出口的拉动作用不再。 另一方面,地缘政治风险高企,全球经贸复苏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海外消费者信心受到打击。 2)全球供应链问题尚未缓解。 中国出口集装箱指数CCFI保持在历史高位,美国制造业PMI供应商交付指数2月再次上升,海外供应链问题尚未得到持续性的改善。 3)国内疫情对出口形成一定拖累。 疫情短期导致物流运输不畅和企业生产经营受阻等阶段性问题,若短期不能有效控制,或将持续冲击出口供应链。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恶化超预期;全球经济超预期下行;国内政策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