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新能源汽车行业2022年3月销量点评:3月销量符合预期,新能车渗透率超预期-220413

《中信证券-新能源汽车行业2022年3月销量点评:3月销量符合预期,新能车渗透率超预期-22041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新能源汽车行业2022年3月销量点评:3月销量符合预期,新能车渗透率超预期-220413(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2年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48.4万辆,环比+43.9%,同比+114.1%,符合市场预期。 国内市场,行业高景气持续,建议关注4月局部疫情发展对于新能源汽车生产及供应会带来的影响;海外方面,补贴政策料加速落地,美国市场有望重回高成长,欧洲市场在逐步趋严的碳排放新规下预计将保持高景气。 全球新能源汽车步入高速成长阶段,当前时点继续建议把握全球电动化供应链优质标的机会,尤其是特斯拉、宁德时代、LG化学的供应链。 ▍事项:2022年4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2022年3月份汽车产销数据。 我们对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点评如下。 ▍3月新能源汽车销售48.4万辆,环比+43.9%,同比+114.1%;新能源车渗透率21.7%,主要系局部疫情反复导致汽车销量下降。 根据中汽协数据,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46.5/48.4万辆,环比+25.4%/+43.9%,同比+114.8%/+114.1%,同比延续高增长。 3月新能源车渗透率21.7%,主要是由于当月汽车销量受局部疫情反复的拖累(3月汽车销量223.4万辆,同比-11.7%)2022年1-3月累计生产/销售129.3/125.7万辆,同比+142.0%/+138.6%。 分车型看,3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46.1万辆(环比+42.3%,同比+117.0%),其中EV和PHEV分别销售37.3万辆(环比+50.2%,同比+111.8%)和8.7万辆(环比+16.3%,同比+142.6%)。 另外,新能源商用车销售2.4万辆(环比+82.5%,同比+69.5%)。 3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6万辆,同比+71.5%,2022年1-3月累计出口12.0万辆,同比+290.9%。 根据乘联会数据,特斯拉3月出口60辆,环比-99.82%。 ▍乘用车:优质供给持续推出,爆款车型推动景气向上。 3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销售44.3/46.1万辆(环比+24.2%/+42.3%,同比+119.3%/+117.0%),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4.7%。 分市场看,优质供给推出,全面激发中高端、大众市场等领域需求。 根据乘联会数据,3月特斯拉国产Model3/ModelY销量(不含出口)分别为26024/39730辆,同比+2.8%/291.4%。 3月比亚迪电动乘用车销量10.4万辆,同比+346%,环比+19%。 其中插混销量5.1万辆,同比+615%,环比+14%。 随着DM-i销量释放,口碑持续发酵,叠加海洋+王朝双网驱动,公司车型周期持续向上。 2022年主流车企将持续推出优质新车型,优质供给料将进一步激发市场需求。 ▍商用车:销量同比+69.5%,行业景气逐渐恢复。 3月新能源商用车生产/销售2.3万/2.4万辆(环比+55.9%/+82.5%,同比+54.5%/+69.5%),新能源商用车行业景气逐步恢复。 客车方面,宇通客车3月新能源客车销量约857台,环比+2.0%。 我们预计随着全球疫情影响逐步消除且考虑2023年补贴将退坡,行业销量于2022年下半年有望修复。 ▍优质车型持续引领,行业高增速可期。 随着2022年补贴政策的稳定落地,叠加优质车型持续投放明确了未来行业智能电动大趋势将持续加速演进,推动电动化、智能化景气向上。 欧洲方面,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恢复,德国/意大利/瑞典/西班牙3月电动车销量6.2/1.1/1.6/0.7万辆,环比+24%/+23%/+47%/+8%,中长期来看,欧洲市场在逐步趋严的碳排放新规下,预计后续仍将呈现高速增长。 美国方面,政策环境回暖,电动化进程有望提速,我们预计到2025/2030年销量有望达300/800万辆,渗透率接近20%/50%,2021-25年复合增速达50%。 ▍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达预期;海外疫情持续时间不确定;各国新能源汽车政策落实不达预期;国内局部疫情反复。 ▍投资策略:主流车企优质车型不断推出提升行业景气,行业向上趋势明确。 美国政策环境回暖,有望重回高成长,特斯拉继续引领全球电动化趋势。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步入高速成长阶段,当前时点继续建议把握全球电动化供应链优质标的机会,尤其是特斯拉、宁德时代、LG化学供应链,包括1.电池/电机环节的宁德时代、比亚迪(A+H)、亿纬锂能、欣旺达、鹏辉能源、精达股份、亿华通等;锂电材料的德方纳米、天奈科技、璞泰来、中科电气、杉杉股份、科达利、新宙邦、厦门钨业等,建议关注恩捷股份、天赐材料;2.上游设备及资源:赣锋锂业等,关注杭可科技、先导智能;3.热管理供应链:三花智控(热管理)、银轮股份(热管理)、拓普集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