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安信证券-电子元器件行业:光伏发电驱动功率半导体需求,SiC器件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220412

上传日期:2022-04-13 00:16:11 / 研报作者:马良2018年电子最佳分析师第4名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安信证券-电子元器件行业:光伏发电驱动功率半导体需求,SiC器件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220412.pdf
大小:127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安信证券-电子元器件行业:光伏发电驱动功率半导体需求,SiC器件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220412

安信证券-电子元器件行业:光伏发电驱动功率半导体需求,SiC器件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220412
文本预览:

《安信证券-电子元器件行业:光伏发电驱动功率半导体需求,SiC器件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220412(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电子元器件行业:光伏发电驱动功率半导体需求,SiC器件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220412(28页).pdf(2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国内厂商作为全球光伏逆变器行业领军者,为碳化硅器件国产化提供便利条件:近年来光伏逆变器市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国内逆变器厂商从追随者转变为领军者。根据伍德麦肯兹数据,2020年在全球逆变器出货排名前十中,有六家来自中国的供应商,分别是华为、阳光电源、古瑞瓦特、锦浪科技、上能电气和固德威。华为逆变器出货量占全球的23%,位列第一;阳光电源的出货量占全球的19%,位列第二。据Wood Mackenzie数据,华为和阳光电源均已累计出货超过100GW,逐渐走向领军地位。碳化硅功率器件是光伏逆变器中的关键部件,价值量占比较高,国内光伏逆变器市场的发展将带来碳化硅器件需求增长。
  ■采用碳化硅方案可有效提高光伏逆变器转换效率、提升功率密度、减少重量和体积:碳化硅光电性能优越,SiC的带隙宽度大约是硅的3倍,其导热率为硅的3.3倍,宽禁带使得其可在高温环境下稳定运行,较高的导热系数意味着碳化硅的器件可以缩小冷却结构,减小系统重量和体积,如碳化硅二极管在开通过程中可基本实现零正向恢复电压,在关断过程中没有过剩载流子复合过程,可以减小逆变器恢复损耗、提高开关效率。根据产业调研,采用碳化硅方案的光伏逆变器,整体系统效率可提升1%-2%左右,能量损耗降低50%以上,体积和重量减少40%~60%左右,大幅降低系统度电成本及安装维护成本。
  ■现阶段主要采用硅基IGBT+碳化硅SBD方案,碳化硅成本下降空间大,未来5年有望在光伏领域渗透率加速提升:碳化硅MOS方案能够明显提升发电效率,但由于目前碳化硅模块价格仍为硅基IGBT的3-4倍,成本高昂,现阶段业内多采用硅基IGBT+碳化硅SBD混合方案,以SiCSBD替换FRD来降低恢复损耗、提高电源效率。根据各光伏逆变器龙头公司官网,国际大厂纷纷布局碳化硅方案,如英飞凌、安森美、富士电机等国际大厂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国内阳光电源也在2014年推出第一款采用SiCMOSFET器件的光伏逆变器,并于2017年规模化应用。随着碳化硅生产技术的成熟,碳化硅成本将进一步下降,采用碳化硅方案提升转换效率所创造的价值将抵消碳化硅成本,提高碳化硅在光伏领域的渗透率。据产业调研,随着碳化硅成本的下降,2025年SiC在光伏逆变器领域的渗透率有望达30%-50%,我们预计其在光伏及储能领域有近七十亿级别市场,前景广阔。
  ■相关标的:建议关注斯达半导、时代电气、新洁能、扬杰科技、宏微科技、三安光电、天岳先进、露笑科技、凤凰光学。
  ■风险提示:SiC技术难度大,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相关扩产项目不及预期风险;SiC成本高居不下,渗透率不及预期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