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香港)-教育行业:教培行业“双减”文件落地,监管力度远超市场预期-210726

《国信证券(香港)-教育行业:教培行业“双减”文件落地,监管力度远超市场预期-210726(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香港)-教育行业:教培行业“双减”文件落地,监管力度远超市场预期-210726(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7月24日,义务教育“双减”文件正式出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针对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负、3年内城校显著的整改目标。 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政策,主要影响包括限制培训机构数量、限制培训时间、价格监管、禁止资本化运作、学科类培训机构需登记为非营利性等,本次政策力度之大远超出市场预期,此前市场主要关注点为禁止假期补课及义务教育阶段学课培训。 从行业前景来看,义务教育学科培训业务空间大大缩水,机构转型迫在眉睫。 而意见中提到学科类培训机构均需登记为非营利性,及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的规定,令现有已上市的涉及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公司前景不明朗,未来或有退市风险或者剥离相关业务的风险。 此外,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意见还规定各地在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工作的同时,还要统筹做好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和普通高中学生的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 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对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管理,参照本意见有关规定执行。 所以,即使相关上市公司跌幅巨大,我们仍不建议参与抄底。 双减文件正式落地,监管力度远超市场预期限制培训机构数量: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度,已备案的需要按照标准重新审批;限制培训时间: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限制价格、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收费项目和标准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培训成本进行公示,同时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充分考虑其涉及重点民生的特点,将义务教育阶段学课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严禁学科类培训机构资本化: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外资不得通过兼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 我们的解读:我们在此前的行业报告中明确提出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前,不建议抄底校外培训机构上市公司。 现政策正式落地,我们发现监管力度远超市场预期,即使相关板块跌幅巨大,现阶段仍不建议参与,理由如下:1)市场原预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课类校外培训可能被禁止在寒暑假及周末补课,行业收入预计大幅缩水60-70%,但“意见”是全面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结合“意见”中提出的要求学校保证课后服务时间,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科开设自习班。 那么留给校外培训机构的营业时间已经非常有限。 学龄前和高中阶段校外学科类培训管理参照义务教育阶段严禁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学科类培训并不令市场意外,此前已有相关规定,但面向高中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管理参照“意见中”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则超市场预期。 未来涉及K12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业务空间极其受限。 强化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及强化配套服务以降低校外培训的需求限制校外培训的生存空间外,“意见”提出要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1)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提升课堂教学质量;3)深化高中招生改革。 方法包括完善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4)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未来学生在校时间预计将大大延长。 投资建议未来各地将续出台执行“双减”意见的行业规管细则,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业务空间大大受限,严禁资本化运作的规定不排除有退市风险,我们建议规避相关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