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中医药行业跟踪报告:广东省中成药集采落地,平均降幅符合预期-220412

上传日期:2022-04-12 14:27:19 / 研报作者:陈竹朱奕彰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中医药行业跟踪报告:广东省中成药集采落地,平均降幅符合预期-220412.pdf
大小:34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中医药行业跟踪报告:广东省中成药集采落地,平均降幅符合预期-220412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中医药行业跟踪报告:广东省中成药集采落地,平均降幅符合预期-220412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中医药行业跟踪报告:广东省中成药集采落地,平均降幅符合预期-22041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医药行业中医药行业跟踪报告:广东省中成药集采落地,平均降幅符合预期-220412(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2年4月8日广东6省联盟中成药集采拟中选/备选结果公示,至此两大省级联盟中成药集采基本尘埃落定,按最高有效申报价(公示)我们测算出非独家拟中标产品集采价格的平均降幅为-67.8%,独家产品拟中标集采价格的平均降幅为-21.8%。

未来中药集采将成为常态化,集采规则也愈加精巧多变。

国家频繁出政支持中医药发展,将中医药发展规划上升至国家层面。

我们认为较大部分中药药品为独家品种,同时OTC类产品兼具消费品和保健品属性,在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下具有长期增长逻辑。

综上,我们看好集采常态化下中医药公司的长期发展潜力,建议从五大维度去选择投资标的。

▍广东联盟中成药集采中标率略有增加,独家产品多有流标。

根据广东省集采联盟,2022年4月8日广东6省联盟中成药集采拟中选/备选结果公示,本次集采共涉及53个中成药品种(按通用名+剂型为132个品规,包含36个独家品种),首年预购量为39.95亿(片/粒/袋/支),其中公立医院33.94亿(片/粒/袋/支),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0.63亿(片/粒/袋/支)、零售药店1.38亿(片/粒/袋/支)。

本次集采可报价产品数663个,可报价企业家数为313家,最终576个产品、275家企业完成报价,从参与率来看,87.86%的企业参与,86.88%的产品产生报价。

最终174家企业361个产品拟中选/备选,其中包括30个独家品种,疏风解毒胶囊、脑心通胶囊、疏血通注射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大活络丸、保妇康凝胶这6个独家品种流标。

企业、产品的拟中标/备选率分别为63.27%、62.67%。

相较于湖北中成药集采的企业中选率61.78%、产品中选率60.99%,广东联盟集采中标率略有增加,湖北联盟设置有入围关,淘汰规则相对更加残酷,广东联盟整体规则具有保底性。

▍集采拟中标品种价格平均降幅符合预期,独家品种降幅较低。

从拟中标品种集采价格平均降幅看(根据产品数简单算术平均,仅统计拟中选产品),非独家产品拟中标的平均降幅为-67.8%,独家产品拟中标平均降幅为-21.8%。

根据不同分组,非独家A组(该组企业产品首年预采购量所折算服用总天数占联盟地区合计服用总天数的比例不低于80%)平均降幅为-55.30%,非独家B组降幅为-84.30%。

独家1组(产品的最高日均费用/最高有效申报价≤5元)降幅为-18%,独家2组(5元<数值≤15元)降幅为-19.40%,独家3组(数值>15元)降幅为-24.50%。

拟中标企业获得本企业联盟地区采购期首年采购量的100%且获得增量的使用。

▍中药集采已趋于常态化,整体较为温和。

目前湖北19省中成药集采和广东6省中成药集采均已落地,两次集采重叠的省份包括山西、河南、海南、宁夏,目前未进行中成药集采的省份有广西、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山东、云南,和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

湖北联盟集采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2.27%,广东联盟集采非独家产品拟中标品种价格的平均降幅为-67.8%(A组降幅-55.3%),独家产品拟中标集采价格平均降幅为-21.8%。

中成药集采常态化已经是大势所趋,4月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首次全国医药集采机构工作会,研究部署集采平台建设工作,进一步支持医药集采改革,探索新的价格形成机制。

▍风险因素:政策变动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消费升级不达预期风险。

▍投资策略。

整体看本次广东省中医药集采降价幅度会较为温和,符合预期。

在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下具有长期增长逻辑。

综上。

我们看好集采常态化下中医药公司的长期发展潜力,建议从五大维度去选择标的:①具备极强护城河、产品品牌壁垒高的龙头企业,例如云南白药、片仔癀等企业;②业绩增长的持续性与估值相匹配:受益于配方颗粒新国标改革后放量的华润三九、中国中药(H)、红日药业;主营产品具备定价权、叠加涨价逻辑的羚锐制药、太极集团、昆药集团;③管理层改善逻辑:建议关注同仁堂、广誉远等;④中药创新药增量逻辑:以岭药业、康缘药业;⑤中医服务提供商:建议关注固生堂,新中医诊疗龙头,OMO模式全国布局持续推进,关注浙江震元。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