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新洋丰-000902-公告点评:磷复肥价格上涨业绩稳增,拟投60亿元扩充新能源产业链-220412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新洋丰-000902-公告点评:磷复肥价格上涨业绩稳增,拟投60亿元扩充新能源产业链-220412.pdf
大小:31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新洋丰-000902-公告点评:磷复肥价格上涨业绩稳增,拟投60亿元扩充新能源产业链-220412

光大证券-新洋丰-000902-公告点评:磷复肥价格上涨业绩稳增,拟投60亿元扩充新能源产业链-220412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新洋丰-000902-公告点评:磷复肥价格上涨业绩稳增,拟投60亿元扩充新能源产业链-22041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新洋丰-000902-公告点评:磷复肥价格上涨业绩稳增,拟投60亿元扩充新能源产业链-220412(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1:4月11日晚,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

2021全年公司实现营收118.02亿,同比提升17.21%,归母净利润达12.10亿元,同比提升28.22%。

同时2021年Q4公司实现营收22.63亿,同比提升23.92%,环比下降20.15%,Q4归母净利润为1.59亿元,同比提升5.48%,环比下降54.61%。

事件2:4月8日,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全资子公司洋丰楚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洋丰楚元”)拟在江西瑞昌市投资建设磷化工及磷矿伴生氟硅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60亿元,项目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

点评:受益磷复肥价格上涨,2021年业绩稳健提升。

在上游原料价格大幅走高所给予的成本支撑下,2021年公司复合肥和磷肥的销售单价分别同比上涨17.2%和42.9%,由此带动公司磷复肥业务整体营收同比增长17.4%。

销量方面,由于华北平原洪涝灾害影响,2021年国内粮食种植需求有所收缩,致使复合肥需求出现下滑。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1年国内复合肥产量同比下滑约12.55%。

在此背景下,公司复合肥业务逆势实现增长,2021年公司复合肥销量同比增长约4.7%。

2021年Q4,经销商短期内对于复合肥价格出现一定抵触,外加经销商端前期低价产品仍有所富余,复合肥成本的传导受到了一定的阻力,致使公司2021年Q4业绩环比出现下滑。

后续来看,由于俄乌局势对于全球粮食价格的影响,农资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化肥行业仍有望保持高景气状态。

此外,由于经销商端低价库存的消耗,公司可将生产成本进行有效传导,促使磷复肥业务盈利能力较2021Q4得以恢复,带动公司整体保持业绩稳健增长。

拟投60亿元打造江西项目,扩充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此次全资子公司洋丰楚元所投建的项目中,磷化工项目包括选矿150万吨/年、磷酸30万吨/年、净化磷矿25万吨/年、硫酸90万吨/年、高档阻燃剂10万吨/年、磷酸二氢钾10万吨/年、渣酸肥20万吨/年以及150万吨/年磷石膏综合利用等产能;氟硅化工项目包括无水氟化氢3万吨/年和白炭黑2万吨/年等产能;新能源项目包括六氟磷酸锂1万吨/年产能。

该项目落地后,一方面在上游原料端为公司产品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另一方面在下游产品端新增了六氟磷酸锂等新能源材料产品,进一步扩充了公司的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此外,本次项目选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下辖的县级市瑞昌,毗邻长江,因此物流方便且物流成本较低。

同时,江西省当地也拥有诸多优质的新能源企业,有利于公司就近进行相关产品销售,并为公司与当地新能源企业进行项目合作提供了契机。

多方合作布局磷系新能源材料,加速新能源业务转型。

2021年至今,公司相继在湖北钟祥和湖北宜都投建磷酸铁生产基地,共将投资60亿元用于建设30万吨磷酸铁、15万吨磷酸铁锂及相关配套项目(含参股项目)。

其中20万吨磷酸铁项目由公司与龙蟠科技下属子公司和格林美下属子公司合作建设,一期5万吨项目已于2022年3月底进入试生产状态,二期15万吨项目将于2022年8-12月期间陆续投产。

公司于2022年1月与宜都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服务协议书》,拟投资30亿元在宜都化工园区建设年产10万吨磷酸铁和5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同时配套建设10万吨精制磷酸生产线。

同时公司也参股了格林美牵头建设的10万吨/年磷酸铁锂项目。

公司与多方开展合作,力争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型磷化工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抓住市场发展机遇,拓宽公司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受益于磷复肥产品价格的走高,公司2021年业绩实现稳健增长,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当前磷肥及磷化工行业仍处于高景气状态,伴随着原料成本的有效传导,我们预计公司产品价格及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抬升。

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3年的盈利预测,并新增2024年的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3(上调7.7%)/23.04(上调12.6%)/26.9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2年PE约为15倍。

我们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及原材料价格波动,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合作项目落地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